Quantcast
Channel: 南都周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西雅图夜长眠

$
0
0

文_慢三

以现实经验代入剧情

事实上,《西雅图夜未眠》编导诺拉·艾芙隆逝世的消息,在各大门户网站娱乐版头条上呆了不到半天时间,就迅速被演艺界前辈陈强以及黄宗洛去世的消息挤到了屏幕的角落。这是一个信息急速更替的时代,也是一个大众惯于遗忘的时代,太多喜悦的悲伤的事情蜂拥而至,繁杂的情绪干扰使得人们的泪腺逐渐丧失功能,内心趋于麻木,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何况是如此一个听起来模糊如新的外国人名。

在这样一个过眼云烟的时刻作一番纪念文字,反而价值非凡。作为好莱坞最知名的女性编导之一,诺拉·艾芙隆在大多数资深影迷心中的分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她出生于纽约曼哈顿,父母都是好莱坞剧作家,可能是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艾芙隆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文字工作怀有极大的热情。她曾给校报撰稿,也在肯尼迪时代的白宫实习过,做过《纽约邮报》的记者,并且在各大报刊杂志撰写随笔评论专栏。关于这段经历,她毫不犹豫地写进了自己的电影当中。看过《西雅图夜未眠》的人或许会有印象,片中的安妮正是这样一个热情洋溢的报刊记者,她多愁善感,会在开车的途中被电台里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感动落泪,从而假借出差采访之机,骗过未婚夫,穿越整个美国从东海岸飞往西海岸,寻访真爱,最终男女主人公在帝国大厦的楼顶牵手成功。这是一个非常浪漫的爱情故事,除了叙事主线的明显虚构,在细节方面,如忙乱鼎沸的报刊编辑部,咖啡机旁的小组选题会议,利用电脑检索新闻信息等等,无不渗透着艾芙隆当年做记者时对工作环境的细致观察。

另一个能证明艾芙隆以现实经验代入剧情的创作理念是一部名为《心火》的电影,该片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杰克·尼克尔森担任主演,而故事则是根据艾芙隆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剧情围绕她与自己第二任丈夫、水门事件记者卡尔·伯恩斯坦的真实离婚经历展开。尼科尔森扮演花心的丈夫,斯特里普则扮演机智的自己,艾芙隆终于运用犀利的笔锋对伯恩斯坦实施了一个小小讽刺和报复。不过事虽如此,却正是这位伯恩斯坦将艾芙隆带入了影视圈,才有了如今的“爱情片女王”。当年两人合编一部戏,虽然最终没有通过,但据她本人后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学习经历,让好莱坞的人注意到了她。

时间再往前一点。艾芙隆正式参与编剧的电影是一部反映核工厂女工的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这部戏让她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以及有了与好莱坞大姐大梅丽尔·斯特里普的首次合作。斯特里普一共与艾芙隆合作过五部电影,包括前面提到的《心火》以及艾芙隆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美味关系》,几乎贯穿了艾芙隆的整个电影生涯。

与斯特里普同样成为艾芙隆电影中符号性人物的是梅格·瑞恩,有一段时间,诺拉·艾芙隆的“都市爱情喜剧”与梅格·瑞恩的“甜心影后”称号甚至是息息相生的,并且她们合作的电影为艾芙隆获得了两次奥斯卡提名,虽然最终都未能如愿捧起奖杯。好莱坞虽然是全球商业电影的大本营,但奥斯卡奖却始终垂青于那些所谓“具有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文艺或政治电影。爱情片(尤其是都市喜剧爱情)一直以来受到评委们的歧视,理由无非是过于通俗肤浅。事实上只要认真看过艾芙隆爱情片的人都知道,“肤浅”二字加在她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人生的两个阶段

关于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梅格·瑞恩这两位在艾芙隆电影中时常出现的演员,我还想多说一句,其实大家可以把斯特里普和瑞恩看作是诺拉·艾芙隆人生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四十岁以后的艾芙隆,而后者是四十岁以前的艾芙隆。在 《当哈利遇到莎莉》、《西雅图夜未眠》以及《电子情书》这三部电影中,梅格·瑞恩清新可人的傻妞形象的确让人心旷神怡,她善良、热情,同时又充满幻想,性格如此一致,很难不让人联想这是艾芙隆有意在角色身上刻下个人烙印;而在《美味关系》中,斯特里普年逾半百却依然保持着对美食和婚姻的热情,同时对生活又有着极为深刻的个人感悟,显然没有人生历练的编剧是无法书写出来的。

不得不说的是,艾芙隆是一个喜欢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直接表述出来的编剧,具体体现在她对台词的锤炼。以《当哈利遇到莎莉》举例,这是一部在剧情方面基本上没有巨大转折的电影,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对原本不相关的男女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次次相遇,从路人变成朋友,再从朋友变成爱人,并无多少新意。而全片呈现出来最多的部分就是对话。两人始终进行性与爱,朋友与上床等此类的关系探讨。老实讲,这看上去的确有点像是在阅读一个情感专栏作家絮絮叨叨地讲一个并不生动的爱情故事,中间还夹杂了无数的议论,如果缺乏耐心和生活积淀,如此电影是无论如何也很难吸引人看下去的。换句话说,这并不是拍给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看的爱情童话,而是一部创作者本身对中年都市男女在情感关系上的总结与思辨。

再以她生前最后编导的电影《美味关系》为例,这部戏本名为《茱莉与茱莉娅》,讲的是一个失去自我的都市女人,通过模仿一个电视名厨,最终找回自我的故事。这部戏拍于2009年,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但从整个故事所传递的信息来看,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艾芙隆本人的影子。有一种可能是(仅仅是猜测),艾芙隆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已经得知了自己罹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事实—这是一种会转归为白血病的病征,但她把病情隐瞒了下来,继续将这部戏拍摄完成。我的看法是,她既把自己当作是片中的茱莉娅·切尔德,也把自己当作是茱莉·鲍威尔。在年龄和成就方面,她像茱莉娅一样虽然步入晚年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而在对人生本质的理解方面,她又能像茱莉一样,只要追逐过,哪怕最后被他人直接否定,仍然要对世界说一声“谢谢”。 艾芙隆显然是一个活透了的家伙,快乐和幸福感始终萦绕于心,难怪她的朋友做出如下评价:“在好好享受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她都是行家里手。”

无论如何,艾芙隆都是一个经验至上的导演编剧。她生于曼哈顿,死于曼哈顿,一生中写得最多也最擅长的都是发生在纽约这个世界上最复杂又最丰富的都市的悲欢离合。在她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电影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那些醒目而闪亮的符号,如帝国大厦、第五大道、圣诞节、新年倒数、烟火以及深夜电视中的黑白老电影。相比那些为了钞票随意被制片方摆弄而胡编滥造的职业编剧写手(不仅仅指好莱坞,也包括国内),诺拉·艾芙隆的最大价值在于她的创作永远与自身有关,与自己成长的环境、经历过的爱情、沉思后的感悟以及喧嚣都市房间里的孤独情感密不可分。可以这么说,她轻而易举就摸到了无数编剧拼死也无法触摸到的写作命门—从经验出发,并矢志不渝地走了下去,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成功完全值得影视创作者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只可惜诺拉·艾芙隆的名字已然下线,世人继续麻木前行。

诺拉·艾芙隆,1941年5月出生,美国导演、编剧。曾执导《当哈利遇见莎莉》、《西雅图夜未眠》、《电子情书》等浪漫爱情影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