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洪玮 摄影_陈小铁
记录中国教堂建筑的摄影展《筑/迹》开展以来,摄影师陈小铁收获了三种声音。
建筑界的说他的作品过于华丽,太多不同焦段,却少有平常人的常规视角;摄影界的意见集中在照片没有观点,而且数码、胶片穿插进行,照片的长宽比例也零散不统一,显得不够整齐;来看展的市民却乐于发现自己曾经到过的教堂,并惊呼那些前所未见的教堂。
陈小铁觉得,至少自己的初衷已经实现:记录梳理,并让更多人意识它们的存在。
他清晰记得十年前在哈尔滨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场景:在一片中国式建筑中,突然闯出一个有着洋葱头的拜占庭式建筑,甚至显得有些可爱。
而后,他在青岛老城区又遇到了风格不同的教堂;大学期间,他在广州遇上哥特式的圣心大教堂。
这一系列偶遇,让陈小铁意识到,即使在中国,一城一代表性教堂很可能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他之前并没有见过类似的梳理,也发现许多教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次在广州逵园展出60幅作品中,其中50座是天主教堂,6座是基督教堂,4座是东正教堂,只是陈小铁搜集的200多座教堂的一部分。
陈小铁的作品在视觉上虽然缺乏统一,但图片说明按地理位置、始建时间、建筑风格、占地和高度、设计师、现状的格式列出,或许可以说明这些作品梳理和记录作用要大于摄影本身。
展览策展人黄轶群说,由于陈小铁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的拍摄反而更加客观直白。陈小铁并不清楚自己应该赋予这些照片什么意义。他有的只是此时此地有此建筑的平铺直叙。
长达十年的拍摄过程中,陈小铁感觉到教堂和城市的关系从紧张到融合。之前,多数教堂处在半封闭状态,只有教徒可以进入,这是他的照片里极少有人的原因之一,而近两年,教堂成为旅游景点、文化象征,和市民之间互为接受。这也解释了,展厅内的观众为何将这些照片作为旅游线路的参考,还有人说要按图索骥在有生之年将这些教堂都走一遍。
作品的不规整则是由于摄影师也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才慢慢意识到一系列事情。
十年来他用一种诚恳甚至略显笨拙的方式在对中国的教堂进行梳理,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在用类似田野调查的方法做摄影。
每次拍摄出发前,陈小铁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资料,通过网络和旧书店,刨出并不易得的线索,确定要拍摄的教堂并确定自己“了解百分之五十以上”,然后用一天的时间将教堂里外、远近、全景细节拍下存档,回来后,按景别和内容归档,结合实地搜集到的新信息整理文字。在专题持续五年后,面对一堆资料文字,他才发现需要用表格等方法系统记录。
用系统方法记录拍摄对象的情况可见于人类学家的摄影行为,在那种情况下,摄影常是辅佐文字的工具,而后亦可独立作为人文背景丰厚的摄影作品来看。
但陈小铁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碰的是一个厚重的主题,他只是因为旧物迷恋而拍下这些存在,自然也没有细细规划、用统一的规格。在找寻各地教堂、搜集资料的时候,扎扎实实地撞上了穿插其中的历史线索和资料的空缺,他才意识到这个主题值得梳理。
一次拍摄,陈小铁无处可归,在一个老教堂借宿,整个房间只有他一个人,百年历史围绕身边,黑暗中和历史共处,才强烈感受到其中的重量,又敬又畏。
徐州一个教堂前,曾经有日军士兵在门柱前合影;篮球场背后的教堂明明就有米兰大教堂的影子而人们并不知晓;原有的高耸塔楼在破四旧中轰然倒塌成为现在的样子;中东铁路附近为俄军建起的随军教堂原来放着客死他乡的士兵骨灰,现在却是厕所。在陈小铁的镜头下,这些年年岁岁的重量只凝结成现时的一张张照片。
“中国的教堂建筑有许多故事,我总是想描绘她的全部,但却只能记录她的一个片段。”
来自不同国家的传教士带着自己的文化母体来此,通过教堂在异乡重建故乡,因而中国现存的教堂也跟随呈现出各国风格,从常见的哥特式、洛可可风格,到葡式建筑,外来文明随着血腥侵略一齐流入,如今却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陈小铁也找寻到了那些在地化后的教堂建筑,比如在云南大理,甚至有白族建筑风格的教堂建筑,只是门口的罗马柱露出了异国痕迹。而这张照片里的教堂则成为观众最为惊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