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宋涛
2013年11月26日,罗马尼亚议会宫,“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正在这里进行。入口处播放着一个视频短片,镜头里是四通八达的路网、风驰电掣的列车,和中国人民灿烂的笑脸。
当天中午,李克强和中东欧16国的领导人来到这里,李邀请他们一同观看短片。
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列“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模型,长达21米。各国领导人围拢上来,边看边询问。如同商人把顾客拉进自己的店里一样,李克强再一次开始了他的推销—
“中国高铁技术装备成熟、施工经验丰富,竞争优势明显,完全能够适应各国情况,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的第三次出访,出席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120小时里,他参加了53场活动,与20个国家领导人一一会谈。“旋风式”的访问被中外媒体评价为“高效、务实”。
同时,李克强也成了中国装备的“超级推销员”。今年10月,就在澳大利亚总督布赖斯来中国访问时,李克强还提到澳国正在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借此契机,向他推销中国高铁技术。而在上任之后的三次出访中,李克强推销过的除了中国的高铁技术之外,4G技术、航天技术、核电水电、可再生资源……甚至包括电影《泰囧》,他都会捎带在演讲中。
当然,捎带在“李氏推销”里的还有中国的价值观以及对待友谊的态度。
从技术到资本
“中国铁路展”由中国方面早早就设计好了,随着李克强出访带至各个国家。这次出访中东欧也不例外。而且,李克强还带了一个270多人的企业随访团。
11月25 日,到访罗马尼亚前,李克强延续以往惯例,在中东欧国家媒体发表了署名文章。文章连用了三段,推销中国的各类技术,乃至资本:
“中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铁工程建设水平高、设备性能好,总运营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完全有把握高质量承接中东欧各种交通基建项目。
中国火电、水电包括抽水蓄能电站设备制造和安装水平已达到世界标准,核电、风电、光电技术也很成熟,设备加工能力全球一流,性价比高,可成为中东欧国家的理想选择。
中方愿与各国协商,灵活用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共同支持中东欧大项目建设。”
文章发表当天,中国A股市场高铁概念股集体飙升,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涨逾5%。香港媒体称,连资本市场都对李克强的推销style表达了信心。
“他(李克强)的讲话很能打动人心”,山东玉皇粮油公司的董事长张守民曾参加企业随访团,跟随李克强出访中东欧。他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李克强在当地讲到“力争今后5年实现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翻一番”。这个“100亿美元贷款”就是撬动资金。
在罗马尼亚总理蓬塔看来,中东欧需要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发动机”,“中东欧国家是欧洲最有活力的地区,但我们像一个精力充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努力工作但收入很低;我们像一个勤奋的青年,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没有房也没有车,而银行业不会贷款给我们。”
中国与他国的合作,一定是“义”和“利”的结合,这是李克强此访中一再强调的。
当地时间11月25下午,李克强分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塞尔维亚总理达契尔,每个人几乎只有短短的20分钟时间。随后三国总理宣布,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并成立联合工作组,推进工作。
高铁外交
“说到手表就想到瑞士,说到电器想到日本,说到高铁要想到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中国高铁一直抱有感情,他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常年负责对中国高铁提供技术支持。在他眼中,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自2009年起,中国就开始在全球推销高铁。外媒曾报道称,中国计划在15年内把北京与伦敦用高铁连在一起,到那时,两地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缩小到48小时以内。
然而,2011年,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中国高铁热”一度冷却。今年,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高铁外交”再次彰显,每次出访,被他放在第一位的推销项目就是高铁。
今年10月份,在出访泰国时,李克强同样邀请了泰国总理英拉参观“中国高速铁路展”,在曼谷诗丽吉国家会展中心,现场播放着中国的古典民族乐曲。两位领导人在参观时频频互动,李克强向英拉介绍中国高铁的竞争优势,而英拉则向他介绍了泰国的铁路建设规划,以及在地区互联互通中的地位。
显然,这次推销是成功的,两国发表了《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其中一条是:“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被媒体称为“泰国大米换中国高铁”。
此次李克强出访中东欧,中国不仅拿下了匈塞铁路,也与罗马尼亚决定在修建高铁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总理在出访的时候,专门‘推销’或者宣传一个特色产品,非常罕见。这可以说是李克强的一个鲜明特色。”在资深外交家、中国前驻新西兰、瑞典大使陈明明的印象中,过去中国领导人出访也会与他国签订合作项目,但是类似这种展览式的推销,确实不多。
目前,在泰国的高铁建设中,日本是中国有力的竞争者。但据研究者计算,日本建造高铁的造价为每公里3亿元左右,而中国只需1亿—1 .5亿元每公里。除造价低以外,王梦恕认为,由于在中国国内温差大、线路长的地区已有建造经验,再加上“以桥代路”、“打包承接”等特色,中国高铁在国外市场具有绝对的竞争力。
捎带文化和友谊
伴随高铁开进欧洲的还有4G技术和电力项目,中国企业不仅将参与罗马尼亚火电站的建设,也将在4G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我国的4G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我们有14亿人口市场,任何产品在这试验完以后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费用还很低廉。”康宏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晨对媒体说,李克强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一位超级的推销员。
在李克强的“推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他的幽默和微笑;而在推销之前,他强调更多的还是友谊。
11月27日,在罗马尼亚议会宫,李克强一段30多分钟演讲,20次被现场掌声打断。中新社报道称,打动听众的,不仅是李克强亲切幽默的演讲风格,更有这位大国总理传递出的“中国信心”。
在此一个月前,李克强出访泰国,成为在该国国会81年历史上首位发表演讲的外国政要。演讲中,他提到电影《泰囧》,“中国艺术家拍摄了一部电影,叫做《泰囧》,曾经创造中国国产片最高票房纪录,我听说,已经被翻译成泰语,在泰国上映。我不是为这部片子做广告,我是为中泰友谊交往做广告。”
今年5月19日,作为总理的首次出访,李克强选择了印度,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形容中国从历史经验中得到的深刻体会。他说,天空中的几朵云,遮不住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不可否认的是,中印两国也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未决难题。但大国通常都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宽广的胸襟,这是中印登高望远友好相处的根基所在”。
这次出访的背景是,印度国内正在积累越来越多的不满,认为中国正通过与其他南亚国家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尤其是通过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支持来包围印度。在李克强与印度总理辛格的会谈中,双方重申两国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并决定开辟新的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李克强式的言论最鲜明的特色还在于,他经常引用双方国家的谚语做对比,以此拉近关系,寻找共鸣。
在泰国,李克强说,中国有句谚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泰国也有句谚语叫“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我们欣喜看到,中泰政治互信不断增加,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人文交流日益深化。
出席中东欧论坛时,他引用了欧洲的谚语—“一盎司的行动胜过一吨重的语言”,对应中国的古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把我们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政府、企业和工商界一起推动”。
在罗马尼亚的开场白中,李克强提到,罗马尼亚谚云“酒越存越香,情越久越深”,而中国有一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中罗友谊的美酒将飘向欧洲,历久弥香。
11月27日,李克强在参观华为在罗马尼亚的分公司时,在视频现场对话中,立陶宛代表处工作的李龙(音)说:“刚从上海过来,我和总理一块出差,非常荣幸。”李克强马上愉快地回答说:“我也很高兴跟你一起出差。”
早在今年5月下旬,李克强在履新后的“外交首秀”中展现出来的魅力和风采,就曾受到各国媒体、民众和外交评论家的赞誉,“李氏外交风格”一词也由此而生。而此次中东欧之行,李克强幽默、坦诚的风格也再一次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