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大视野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
这周是美国纽约的Met Ball,据说中国大牌演员都去比美去了。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是靠纽约上流社会捐钱支撑的。在大都会博物馆下面有个服装院,专门做服装设计类的研究和展览。服装院每年一次大展,开幕式就是一个大趴,名为Met Ball。这是个慈善晚宴,善款全部给予大都会的服装院。
我写这篇文章的今天,即5月4日,就是服装院展览开幕的日子,也是Met Ball的日子。而今年之所以有这么多中国参与者,则是因为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中国:镜花水月”,讲的是中国电影对西方服装设计师的影响。艺术总监为王家卫。
这个展览今年年初在故宫开过一个发布会,之后,就有了争议。国内媒体好像批评这次展览“没有展现当代中国的时尚”云云。我当时也没怎么关注,因为我觉得中国时装没有独立的审美,一直是跟着西方审美走的,而作为中国时尚的里程碑作品仍然是中山装和旗袍。
说到审美,大家都认为很深奥。其实审美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就比如中国人认为四合院是美的,而四合院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价值观念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孝。
再比如,西方人觉得高楼是美的,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西方人大多数都居住在城里。城里人都住在公寓里,其背后的价值观念是西方核心家庭的生活方式。在西方很少有两代人同居在一个公寓里面,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迫使很多失业年轻人只能回家啃老。而西方核心家庭的生活方式背后又是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
服装的审美不会超越价值观念,但多年来,我们的服装设计一直是跟着西方价值观念走的。中国和西方在审美上的区别是地主和资本家的区别。
老地主和资本家最根本的区别是对自然的态度。老地主是农民,靠天吃饭,对自然有一分敬意三分怕。资本家是要征服自然的,要控制自然为人类服务。
老地主管的是农民,而靠天吃饭这事情,不确定因素太多,管好一个村的农民,跟管好一群艺术家差不多。大家都是凭感觉。资本家管工厂绝对不是这样的,要规范化,要有ISO9000什么的,要把所有不确定因素一个一个变成确定因素。
老地主的管理方式是宅在家里,所以对服装的要求首先是舒服。其次是体面。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是随意的,不需要制服。资本家不一样,资本家有下属,有董事会,有同事,因此体面比舒适要重要,而且服装要有统一标准,工人有工服,管理人员有领带西装。
老地主对吃的要求很高,种地的人肯定对烹调很在意。什么季节吃什么菜,一切跟着二十四节气。资本家把吃看为一个生产环节中必须有的麻烦,所以越简单越好,来个三明治汉堡。填饱肚子接着干活儿。
中国当今的设计、审美都在疯狂地追随西方的审美、西方的生活方式、西方的价值观念。我们用公寓替代四合院,用CEO替代老地主,用西装代替大褂,用城市代替农村。
而西方在做完全相反的事情,资本家在反省,在考虑发展的自然成本,他们要保护自然了。他们开始回归,开始尝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家人,一块自留地,再养一窝鸡。
而我们的设计师还是紧跟西方的步伐,没有看到西方已经逐步变成东方了。中国人有五千年小农经济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我们所有的生活智慧都是小农经济生活方式的积累。
从服装到烹调到生活习惯,我们都应该在中国传统中去发现我们的生活智慧和审美。因为没有我们独立的审美系统,我们就不可能有跟西方审美交流的可能性。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Met Ball选择了中国电影和西方设计师对话,而不是中国设计师,因为中国设计师至今还在重复西方人刚刚说完的那半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