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街头的巨幅标语。
文_罗曼 奋剃 潘宝仪 摄影_孙海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自蛇口开始,“蛇口基因”激励着一代代深圳人,并定格成为深圳速度的一个历史影像。
站在太子湾酒店30层向下俯瞰,不远处的港口码头正如火如荼施工改造,未来其将停靠22万吨豪华邮轮的停靠处。
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天平看来,邮轮不仅仅是服务业,而是全产业链的内涵,其既可以引领一个国家的高端的加工制造业,同时又为加工服务业带来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
1971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蛇口工业区,作为经济改革的第一个实验区,蛇口开始了其孤独的冲刺,杀出了一条血路。
它把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冲得七零八落,并先后诞生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金蝶等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而先行者的角色注定了蛇口必须承受孤独。
到了90年代,蛇口原来产业衰败,陷入华侨城、深圳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区、龙岗工业区等包抄竞争中,蛇口在经历一系列改革之后便陷入了近12年的低迷,是有多久,世界不再听到蛇口人的声音了。
蛇口先天有跟中央要权力要政策的优越感,有通过香港跟世界亲近的资本,却由此短于扮演跟地方政府TEAMWORK的下级角色。如今,蛇口在静默中以一种“黑马”的姿态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成功跻身于自贸区,这个曾经的改革“试管”正在迅速崛起,并与前海自贸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
坐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杨天平的办公室,他向前海传媒记者娓娓道来蛇口工业区的变迁与静默。
“招商局直接给党中央国务院写了信”
前海传媒:最开始是什么时候准备申请蛇口加入自贸区这个项目的?
杨天平:最初是在2014年的9月份,当时也是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形成共识,招商局方面也大力支持,并且取得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同,然后向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加入自贸区的申请,通过广东省提交上去的。
前海传媒:自贸区扩容,外界说最初的自贸区方案是没有蛇口的,到了人大这个环节才报送上去,能否讲讲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后来为什么又通过了?
杨天平:其实最早的方案可能是没有蛇口,但后来包括广东、福建、天津和上海本身扩区,在这个背景之下,各地都放一些原来没有放进去的区域,想纳入自贸区的范围,这一轮就包括了蛇口。
国务院有一次开会审查各地的资格的时候,觉得各地添加的区域比较多,把后来添加的都删掉。在这个背景之下,招商局就直接给党中央国务院写了信,直陈蛇口的重要性。在全国人大常委会12月26日批准之前,包括国务院的常务会议讨论,就通过加入自贸区这个请求。时间也是几经波折,本来说可以了,后来又否掉了,再后来又往上报。
前海传媒:蛇口纳入自贸区以后,蛇口工业区甚至是招商局,从12月份到现在,推动做了那些事情?
杨天平:从组织上,招商局集团有个自贸区的领导小组,也有一个工作小组,几乎全业务板块都在围绕自贸区的发展,在做深入的研究思考,然后提出在自贸区的背景之下对自己新的发展的一种构想。
招商局无论是金融板块,还是港口、交通、基础设施、物流这样的板块,还是园区的、房地产开发的,应该说在自贸区的框架之下,都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现在眼前有一些项目就面临要启动了,比如说在前海保税物流区里面,招商局下属的一家公司南油集团,南油集团本身在保税物流园区里有地,现在准备做投资级的葡萄酒的一个保税交易的项目。
前海作为枢纽港完全可行
前海传媒:给外人的感觉是,蛇口到了90年代,原来产业制造就陷入了华侨城、深圳高新区、留学生创业群、南山开发区等包抄竞争中,蛇口在经历一帆风顺的改革之后似乎就开始经历了12年的低迷,那蛇口在这段时间为何会沉寂?
杨天平:给外人感觉是蛇口已经丢失了改革试验区的话语权,但我个人不这么认为。
我记得招商局的前任董事长秦晓就说过,在他主政的那段时间,蛇口是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有时候这个革命不需要轰轰烈烈,蛇口今天能加入自贸区其实跟那段时间外界所认为的失去话语权有关,很多事其实是一种厚积薄发,那个时候也是一种蓄势的阶段,实际上招商局现在核心产业的诞生都是那个时候从蛇口孵化出来的。
前海传媒:蛇口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国家提出经济增长转型升级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在转型升级方面有何具体案例?
杨天平: 过去30多年,蛇口也从第一产业转型到第二产业,现在蛇口在做的就是怎么能从第二产业成功的向第三产业升级。如果蛇口找到了自己转型升级的路,一定会推动其他地区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
从2009年开始,蛇口提出再造新蛇口的战略口号,包含4个目标,第一目标是产业结构高端化,蛇口不仅仅是产业制造,也是信息、网络服务和文化创业的聚集地。
在这样一个定位之后,蛇口在2010年提出“蛇口网谷”概念,当时的考虑是把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这样的企业聚集起来。通过产业聚集,为转型升级找到合适的载体。事实上,“蛇口网谷”起到了这么一个作用,并且也是转型成功的样本。汪洋书记在广东离任之前也专门到蛇口网谷来做了一次调研,对蛇口网谷转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目前我们正在做的是升级蛇口工业区80年代建设的一个码头,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完成改造,届时华南地区最大的邮轮母港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4年7月份邮轮母港的码头已经正式验收。加入自贸区,邮轮产业就是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体现,邮轮本身对全产业链来看,既可以引领一个国家的高端的加工制造业,同时又为加工服务业带来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
前海传媒:集装箱和邮轮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产业,一个消费,那如何把两者统筹起来,因为前海可能会成为一个枢纽港,枢纽港的意思就不是集装箱货运码头那么简单,可能会作为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连接点,您认为前海成为枢纽港的可能性大吗?
杨天平:其实从国际航运界的角度来看,集装箱是最为成熟的一种运输方式,原来大部分都是通过散货船来运输,但有了集装箱之后,装卸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盐田港和西部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排在全球前几位,排第一的可能是上海,其次是新加坡、香港、深圳。因此,前海作为枢纽港完全是可行的,如果没有一个吞吐量作为支撑的话,你很难说自己是枢纽港。
前海传媒:招商局对西部港区有没有一个改造的计划?
杨天平:招商局一直在做的除了西部港区的集装箱之外,还在调整散杂货的功能,因为散杂货功能本身对城市环境是有影响的,散杂货所占比例不是很大。现在招商局的想法就是用集装箱的功能逐渐替换散杂货。所以港口码头的升级一直在思考和在做。
蛇口为前海发展提供支撑
前海传媒:目前招商局在保税港区涉及到3.7平方公里,目前的开发是1.17平方公里,还有很多是没有开发出来的,您认为在这个3.7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内,蛇口和前海应该如何管理?
杨天平:其实我们集团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公司在管这个业务的,蛇口在保税园区没有太多的介入,但是从整个保税港区纳入自贸区范畴之后,实际上这种进一步升级的需求和意识大家都是很清楚的,所以会在自贸区大的框架落定之后会考虑这个问题。
前海传媒:原来保税港区1.17平方公里的开发已经饱和,但一直没有扩大,是否一直在等待自贸区的这个机会?
杨天平:那倒也不是,因为从深圳市的角度来看,建了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之后,整个前海的发展无论从产业上到空间上,都在重新定位和规划。对于自贸区来讲,如果没有港口的建设,那自贸区也就相当于瘸了一条腿,港口功能进一步与自贸区发展相结合,这件事本身就是重要的。虽然保税物流园区是全国18个保税物流园区面积最小的,但却是运营效率、产出值最高的一个。
前海传媒:片区的扩张可能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变化,就像是蛇口属于南山管,而前海则是一个法定机构,那这种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如何去统一起来?
杨天平:这事需要政府考虑,本身蛇口的发展早年是有政府职能的,后来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交掉了,那社会管理的职能都是政府在协调,在蛇口有一个招商街道办事处,老蛇口有一个蛇口街道办事处,都是通过政府派出机构来担当社会职能功能,所以这本身就是政府的事,下一步前海、蛇口在政府职能上怎么思考,其实还没一个明确的定论。
前海传媒:蛇口自贸区加进来之后,招商局对于保税物流园区的参与程度深吗?
杨天平:招商局对保税区一直很重视的,因为他对整个西部港区的运作,效率的提升,整体的表现都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招商局对这块一直都是高度关注,而且也在积极地跟各方面探讨,怎么样把保税物流园区做得更好。保税港区虽然在前海的范围内,但是实际上整个运营是招商局主导的。
前海传媒:很多人说前海面积太小要扩区,以前说是朝宝安那边扩,但现在是往蛇口这边扩区,蛇口的土地还有多大的空间给前海这边提供支撑?
杨天平:我个人觉得扩区是考虑蛇口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他的营商环境、宜居氛围对前海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因为前海目前还是个大工地,未来几年也是这么一种状况,但是蛇口是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在蛇口这个地方又有改革开放这个符号和基因,而且这个地方也被很多人称之为“风水宝地”,过去30多年,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甚至包括金蝶、中兴通讯,所以蛇口这个地方从商业、商务、生活、居住,各方面配套都是完善的,这么一个成熟的片区和前海形成互动,显然比别的区域更有优势,而且蛇口这几年的转型升级对下一步前海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帮助。
前海传媒:什么样的机构能适应自贸区的这样一个从中国到国际的跨越式发展?
杨天平:我觉得机构不是最重要的,大家的理念才是。我的想法来源于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时,袁庚作为蛇口的创始人,提过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就是你的观念转变了,没有思想的束缚,那你就有创新的这种可能性,也有做事情的热情和激情。像蛇口早年4分钱奖金的故事:当时,蛇口工业区率先提出,对于在蛇口开山填海的这个工程单位。每一车,给他定定额,从开山到填海,这个定额就是一个司机大概跑25趟左右。你只要完成一天25车的定额,每车给你两分钱,超过一车给4分钱,这就是4分钱奖金的故事。有了这个4分钱奖金安排之后,司机一天能跑120几车,这个就把生产力彻底解放出来了。
所以谈到今天,如果说自贸区的出现是中央想深化改革和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的话,事实上我觉得也是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今天的自贸区虽然叫自贸区,但是涵盖的内容不只是贸易,还有投资,政府职能金融、法律的转变,总体来讲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自贸区最大的一个点就是免税。我不晓得商家进来要不要退税,但是上海那边可以退税。一瓶葡萄酒的关税大概占50%,十块钱的酒起码要十五块钱的成本,免税完之后,酒会显现出原本的价值。我对进驻的公司类型也很期待。如果有更多的港资和外资公司进驻,可能又能发掘一些潜在客户。尽管会受政策影响,但我们的工作不怕没饭吃的,因为在哪个国家,哪个政治体制下都有人喝酒。”
余炫超
身份:红酒商
对自贸区的想象:酒价降低
摄影_孙海
“注册‘创新谷’时,正是深圳前海新区批文通过之际,一大堆新创立的公司打破了脑袋往里钻。听说前海有很多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上的优惠还蛮吸引人的。做投资,税赋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会刺激资本投资的活跃,而且会大量吸引资本到这个地方来。有利好政策的话最好,很欢迎政府支持我们一下,但是我不是指望这个来活命。如果是的话,我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寄生虫。”
肖旭
身份:创新谷投资人
对自贸区的想象:税收优惠
摄影_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