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南都周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花旗为何在华发行信用卡?

$
0
0

citibank

文_李葳

中国过去几年每一步的金融业开放进程,对外资银行来说都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他们会深谋远虑地做一个外资银行所能做的几乎所有的投资。

但信用卡市场是一个例外。

在2008年之前,外资银行需要与中资银行合作才能发行信用卡。总部设在香港的东亚银行是有关限制放宽之后第一家获准独立发行信用卡的外资银行。时隔4年,才有第二家外资银行——花旗银行——加入了中国独立发行信用卡的行列。

政策限制自然是外资银行在这一市场表现平平的最大原因。但外资银行对这一市场表现的兴趣与关注度相比其他业务——开拓网点、中小企业贷款等,却是少见的冷淡。比如,渣打银行就公开表示,一直在考虑发行信用卡事宜,但短期内不会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有几方面的原因让他们望而却步:在外资银行进入之前,中资银行已经通过疯狂圈地,占有了这一市场份额的95%;在客户开发方面,尚未建立庞大分销网络的外资银行将面临开拓新客户的渠道以及信用卡客户可能还款麻烦等问题;信用卡业务占用银行有限的贷款额度;发卡行回佣的不断下降已进一步冲击了信用卡业务的利润。

这些问题也困扰着花旗,即便它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发行机构。作为一家在金融危机中几乎死去的金融集团,花旗2010年才缓过来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但如果要在中国开展信用卡业务,花旗在很长时间内都将面临着烧钱压力——不仅需要应对信用卡业务自身的成本压力,还需要在推广、技术平台上大量投入。

可既然这样,为何现在花旗银行还要在中国发行信用卡呢?

市场成长的诱惑。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而与信用卡有关的收费已成为各大银行颇为丰厚的利润来源。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9月,中国已发行了约2.68亿张信用卡,此数字较之2006年年底时上涨了4倍有余。按照万事达公司的估计,到2025年,中国的信用卡总量将会上升至11亿张,这些卡的总消费金额高达2.5万亿美元。

且中国信用卡产品的生命周期,从2002年开始进入成长期,到2012年将走入成熟期。这是中国银行界的关键年代,它将最终决定各家银行在信用卡这块蛋糕上能切到多少份额。

 

花旗在信用卡业务方面有着传统优势,按花旗过去的经营数据,信用卡业务收益占其纯利润的33%。从亚洲以及全球范围来看,基金和信用卡业务也都是花旗最好的两项业务。

而且花旗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单纯是销售一个产品,更是提供一种全方位的客户体验。这种体验来自高科技的智能型网络、出色的财富管理方案、卓越的全球服务以及专业的财富管理团队,更包括信用卡业务。这些都有利于花旗为给客户提供专业的、完整的财务解决方案,更好地帮助客户进行财务规划。

别忘了,发行信用卡也能让其更接近消费群体。由于中国大型企业的金融业务一向被中资银行掌控,而发行信用卡可以更贴近处于零售业终端的消费者,花旗自然将进军这一市场视为他们拓展在华业务的可行之道。在此之前,花旗为了更接近零售业终端,甚至积极进入农村市场。

目前来看,花旗银行可借助独立发行信用卡——企业卡和个人卡,来吸引中小企业主和新富人群。

1.使用循环信用的客户虽然有限——只有6%的持卡人偶尔或经常使用循环贷款,但是,在某一部分客户群体中,循环使用的比例却很高。这个群体便是各大外资银行目前正在争夺的中小企业主。由于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相对较难,信用卡为中小企业的日常资金运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麦肯锡的调查显示,有12%的中小企业主循环使用信用额度。

2.在中国,信用卡的主体使用人群是新富人群,即年收入超过20万元或者拥有可投资资产达50万元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并不是花旗银行传统的客户群体,但花旗认为,这部分人群在10年之内将以15%的速度增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