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南都周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给“怀旧的环保主义”看看病

$
0
0

文_ 邝海炎

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的生活需要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在飞速提高,包括寿命、清洁水源、干净空气、私人时间,快捷交通、便捷的沟通途径,以及更多的热量、功率、照明小时、平方米、字节、兆赫、食物里程……

人类为什么会取得这些进步?马特·里德利的《理想乐观派》一书认为,这得益于交换和专业化。

然而,我们的社会里也有人认为,交换和专业化带来的物质技术进步摧毁了古典的“有情世界”。比如,作家张中行就说:“蜡烛与电灯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不是亮度,而是有没有感情——蜡烛能在夜里陪着人流泪。”有论者还附和,“新灯比起旧灯来,确实缺少了变化、朦胧与神秘,电灯下看《聊斋》(电视剧)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油灯下听《聊斋》那种神秘意境。”应该说,这种“怀旧”的文学感喟吊足了现代人的胃口。但张老毕竟是受过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熏染的人,所以,他也明白,电灯的照明效果比蜡烛好,点蜡烛的时代是回不去了。

可有些人却没有张老这种通达,他们悲观地认为,“科学技术化”的现代生活方式如果再不改弦更张,核污染、地球变暖、人口爆炸等问题将使人类走向毁灭,这种悲观情绪与浪漫主义怀旧交织一起,就滋生了“为了向前看而向后看”环保主义运动。比如,环保主义者认为,我们用的电要靠烧煤来获得,烧煤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因此发起“熄灯一小时”活动。可有网友质疑,用电高峰期要是很多人遵循此行为的话,对于发电设备会造成很大损害,然后就需要更多的维修,制造新配件也要消耗更多能源。环保主义者还认为,食物从产地到盘子所花的路程越长,烧掉的石油越多,导致全球变暖的碳排放也就越多,因此,他们又发起声讨“食物里程”运动。可有经济学家却指出,把食物从农庄弄到商店的碳排放量,只占他一辈子碳排放量的4%。从国外空运食物的碳排放量,只相当于把英国本地食物冷冻起来的1/10。由于各地食物生产比较优势的存在(比如新西兰养羊成本比英国低很多),把新西兰的羊羔运到英国,耗用的碳排放量是把威尔士(在英国)的羊羔运到伦敦的1/4。

“熄灯一小时”和声讨“食物里程”运动尽管荒谬,但造成的危害还没那么大。而反对农业新技术的环保主义则危害无穷。前些天,新浪微博一个叫“古清生”的作家发微博说:“俺认识的很多农民,他们自己吃的菜也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转基因种子。在中国,哪个职业的人口最多?当然是农民。这样就可以推论,不用上述物质,也能养活最多的人口。现在见支持农药和转基因的,见一个拉黑一个。”我反驳他,土地的碳储存量大于植被和大气的碳储存量,犁地会释放土壤中的碳,而除草剂能控制杂草,不用犁地,减少水土流失和碳排放。一般人以自己不吃打农药的食物照样能活说事,却看不到这是世界粮食分配不平均导致的。你能过这种生活,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人能过这种生活。如果不使用农药化肥,现在的亩产量还停留在1961年的水平,要养活现在总人口,那就需要耗掉82%的陆地,现在的大部分森林都要被毁灭。这难道就是环保主义者希望看到的?他被我拍砖后,还傻乎乎问我数据来源,我告诉他:《理性乐观派》。

确实,所有陷入“怀旧的环保主义”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不是说不该环保,而是要明白,我们没必要悲观到用“怀旧”的方式来环保。更好的环保方式,还是应该通过技术革新来进行,比如,现代植物油里和大量红肉构成的饮食结构里奥米加三脂肪含量低,可能会导致心脏病,我们可以多吃鱼、水果、蔬菜来平衡,可以寄希望于新一代转基因植物品种来纠正这些缺陷。这才是我们理性乐观的理由,也是我们幸福的基础。

>>完整内容、精美版式、便捷获取。立即下载南都周刊iPad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