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想
带有试验性质、针对广州低收入人群的万科万汇楼项目。该项目外观似福建土楼,房间密度极高,有294个单位,每套面积在30平方米到40平方米之间。 摄影_孙海
套房子最小可以小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让一些建筑学出身的人着迷。无论从专业还是从人文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又该如何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实现最多的变化可能性?如何设计合适的活动线路?如何为其度身设计一些家具和电器,并实现最多的组合搭配?如何通过装修材料实现小房子在视觉和居住体验上的优化……这些现实的问题,每一个似乎都可以深入一探究竟。
在万科,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极小住宅的研究和试验。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在没有孩子之前,能够让人有一定生活品质的房子,两口之家最小面积可以小到11平方米。如果按照潜艇舱的模式来设计,它甚至可以小到四五平方米。
对万科而言,极小住宅课题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如果不是万科董事长王石2004年的一次出游,发生在万科这一小撮人中间兴之所至的探讨,或许最后也会仅仅止步于兴致。
灵感
2004年,王石在英国北部发现了一个名叫Port sunlight的社区。那是100多年前当地一位肥皂商人为了实现自己对城市的理解而花了15年时间为3400位工人建造起的800栋住宅。整个社区按照轴线规划,住宅围绕着轴线上的公共建设和教堂,大片方形的绿地围绕着住宅,人车分行。即使按着现在的标准,这个社区仍不失为优秀的居住小区。
这给了王石提供了一个灵感。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开发商该如何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持续性的居住解决方案?在90/70的小户型政策引导下,小户型必定是中国住宅市场的一个趋势。
为了将自己思考的问题变得更具象,王石从2006年开始发起了两次“海螺行动”,比较研究中英两国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可行办法,并投入专项资金研究开发小户型项目。
有一些志愿者参加了“海螺行动”中的实地体验项目——他们分别在广州与伦敦生活了将近一个月,并在这段时间里收集资料、与当地相关机构和学者交流、采访居者感受,每日撰写体验日记,并在体验结束后整理完成了体验研究报告。
根据这些研究报告,万科发现中低收入住宅小区的运作模式大多由政府主导。其中,这些小区重廉租房,轻经济适用房,对救济对象进行房租补贴的办法,远优于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好的住宅小区更关注社区公共生活的制度建设,并且推崇社区自我管理。
一番研究之后,万科发现,在中国,如果要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居住解决方案,除了廉租房外,开发比如15平方米的极小住宅,或许是一个新思路。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房屋均价无法变得更低,那么可以试着将总价拉低,让更多人能够买得起房。
这个构想在2008年由万科总部提出。最初受启发于日本和香港的超小城市公寓,在极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室内设计、智能科技和可变家具等元素,结合社区公共配套和物业服务,实现舒适、时尚、便捷的居住感受。
这也是万科第一次直面85后新都市青年的居住生活。他们在研发阶段便着手进行了上千份青年调研访谈,研究内容不仅涵盖青年生活习惯和日常居家用品,甚至还包括如何实现在社区玩切客、三国杀这样的时尚社交活动。
当时,中国的许多房地产企业,也都曾推出过小面积的住宅。比如龙湖地产2010年在重庆U城就推出过2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宅。但与他们不同的是,万科从一开始就将研究方向确定为20平方米以下——市面上现有的极小住宅项目大多在20平方米到30平方米之间,20平方米以下房型的市场化尚属空白。
难点
万科最初决定从18平方米入手,后来,他们发现将套内面积进一步缩小到15平方米也是可行的。
为了在15平方米的小空间里实现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并提升人的居住幸福感,万科建研中心项目助理尹雅晶称,“从2009年开始,万科在自己的建筑物理实验室里前前后后共研发了三个版本”。
当时,万科的极小住宅研究团队找了许多国外的设计师,比如日本 MUJI,希望借助他们的专业能力,从不同角度去实现局限空间内的多变性。他们也观摩过许多极富创意的小房子,比如香港设计师张智强为自己设计的房子——30平方米的套内空间内实现了24种房间功能转换。他们参加过很多展览,比如深港双年展中有一个8平方米的样板间就让他们大吃一惊,这么小的空间内,还仍然坚持使用了标准的家具。
对极小住宅的管理,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在万科之前,不少开发商推出的小面积住宅项目中,居住品质一直被用户诟病。比如,在北京,荣丰地产推出的微型住宅项目——荣丰2008,其接近10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在发售5个月内就销售了95%。但后来证明,该项目是典型的叫座不叫好,由于住户密度过大和公共设施拥挤,这里的居住品质并不高。
极小住宅的难点还不只这些。万科万创设计管理中心研发总监钱源说,“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市场问题、人文问题”。从一开始,极小住宅就被万科确定为一个商业项目,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极小住宅也必须盈利。也正因此,极小住宅的研发和建造必须考虑成本问题。
许多人将15平方米的极小住宅简单地理解为普通住宅的缩小版,但事实并非如此。用尹雅晶的话来说,相比普通住宅,“极小住宅更具有设计感,里头的家具和家电都必须度身定做”。这也使得极小住宅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尹雅晶提供的数据,在万科研发的三个版本中,第三个版本是不计成本设计的,15平方米住宅中含软装在内的建造成本超过了100多万。而在为一线公司设计的前两个具体销售版本中,每平方米的成本分别被压缩到550元和1000元。
一度,万科希望通过住宅的工业化来降低成本。比如,在具体建造过程中采用万科研发的工业化住宅技术——卫生间采用装配式的施工组织方式,几乎所有的装修材料都在工厂预制好,现场只需要进行安装工作。而传统卫生间是泥瓦匠现场施工,用瓷砖或石材铺贴而成。此外,他们也希望通过大量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块来拉低土地成本。
但即便这样,极小住宅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商业回报还是不容乐观。上海同策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张宏伟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住宅规范设计要求,一些地方甚至规定光卧室的面积就要10多平方米,这就让15平方米极小住宅在不同城市的复制可能性变小。另外,购买极小住宅的消费者,是否也会被列入限购范围的不确定性,也大大降低了市场把极小住宅作为过渡性住房购买的热情。
试验
在一次媒体群访中,万科总裁郁亮坦言,“小房子”其实更难做,建造成本相对来说要高许多,溢价空间又很小,15平方米的极小住宅几乎没有任何收益。而在此之前,万科在小户型方面做的另一个尝试,也被证明商业前景黯淡。
这个被认为充满理想主义的商业项目万汇楼位于广州郊区。它外表看似福建土楼,房间的密度也极高,有294个单位;每套单位都不大,面积在30平方米到40平方米之间。它在2008年年底由万科建成后租给广州低收入人群——每月租金在400元到500元之间,与广州城中村的租金持平。不过和暗无天日的城中村相比,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能看见阳光。
曾经万科希望万汇楼能够在全国各个城市复制——如果说广州的万汇楼是1号楼的话,他们希望能够一直盖到100号楼。但经过4年的试运营之后,关于万汇楼,始终没有任何结论性的话语出现。尽管在2011年7月,万汇楼三年实验期结束之时,广州万科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纪念册子。但这本册子里仍然找不到任何结论性的语句。原先复制万汇楼100号的雄心壮志也烟消云散。
资金压力当然是阻力之一。万科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一开始,万科从专项基金里拨付了1500万元,但很快发现这笔钱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项目的建造成本——包括土地价款1166万元在内,整个项目耗费了4624万元。尽管万汇楼出租率稳定在92%左右,但若以万汇楼目前的经营模式和出租回报率,项目要收回所有成本,周期比当初预计得还要长,需要57年。
有一段时间,万科希望能通过借助政府的力量来解决极小住宅面对的难题。比如,万汇楼可以采取合作模式——政府出地,万科出钱,银行贴息贷款,15平方米的极小住宅则归入政府保障住房项目中。但出于对租户户籍、交通以及工作等问题的综合考虑,政府部门最终还是没有将项目纳入政府工程之中。
这直接导致了万科极小住宅推出计划的一再延迟。按照万科公布的信息,第一批极小住宅原本计划在2011年8月由西安万科推出——18平方米的户型,坐落在西安大学城附近,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首付5万,月供700元。接下来,第二批极小住宅计划在北京昌平金域华府项目中推出。但至今一年半时间过去,万科仍然没有一个15平方米的住宅正式推向市场,万科早先制订的那些推进计划也先后都被推延或者改写了。
按照最新的消息,北京万科已经决定转售为租。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称,北京万科的超小户型目前已进入政府审批阶段,该项目属于出租公寓,建成后由万科自持,不对外出售。首期有三至四百套,如果除去公摊,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
西安万科城的18平方米户型图及样板房效果。该项目坐落在西安大学城附近,目标对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首付5万,月供700元。这也是万科原计划在2011年8月推出的第一批极小住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