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_七猫
2011年5月24日,香港尖沙嘴购物区,中国大陆游客手提购物袋走出一间LV门店。
2012年6月4日,一名男子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香奈儿门店内选购手袋。
那是某个周六夜晚的八点五十七分,一对年纪并不般配的情侣推开伫在门前的店员,走进了北京路易·威登门店。“他们九点关门,”男人对他的女伴说。他们径直走向那些写满了LV标志的手提包,女伴轻声地请店员拿出经典款给她试拎,但男人却粗暴地否决了这个提议:“买东西就要买不一样的,别跟风,×。”
她最后选择了一款殷若红唇的包,然后他连眼睛都没眨就扔出12200元将之买下。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然后他们离开,跳上一辆挂着军牌的奥迪扬长而去。
以上情景收录在《纽约》杂志去年8月刊发的文章中。在那篇名为《中国消费者革命》的专栏里,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可支配年收入为3000美元,但中国同时也拥有600个亿万富翁,以及超过100万个百万富翁——要知道,我们在统计这些富翁的身家时并非以人民币计,而是按美元计算。除此之外,那些并不算太富裕的人们也会省吃俭用来购买奢侈品。贝恩公司发布的最新《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大陆民众去年总共在奢侈品上花费约430亿美元,买下了全球约1/4的奢侈品,超越美国人跟日本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
春节狂欢
古驰(Gucci)在北京的门店比在纽约多两倍,LV在上海的新旗舰店堪比香榭丽舍大街的店,香奈儿(Chanel)曾经在中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过一次其创始人可可·香奈儿的生平回顾展览,而卡地亚(Cartier)秀在故宫,迪奥(Dior)携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尤伦斯开展,至于芬迪(Fendi)的时装秀,则干脆开在长城之上。这些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中国确实是奢侈品巨头们的新宠儿。
在中国,每年的奢侈品购物狂欢,在春节时分达到第一个高潮。春节本是探亲访友礼尚往来之时,给小孩子“打红包”封压岁钱也是传统习俗,但近些年来,中国的富裕人群却习惯“送礼只送奢侈品”。节前《胡润富豪榜》公布了中国富豪春节送礼时最尊崇的品牌,其中前五名中有四样是奢侈品(LV、爱马仕、香奈儿跟卡地亚),唯一一项不是的还是“数码产品中的奢侈品”——苹果。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中国富翁在2012年春节期间购买奢侈品的总花费达到了72亿美元,约合560亿元人民币;尽管2013年春节的数据尚未出炉,但据报道,三亚免税店在开业初日的营收就直逼3000万元。
所以说,在奢侈品行业中,中国的农历春节如今已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这便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购物狂欢节,各大奢侈品牌都需要在店铺加大铺货量,以防缺货之虞。此外,越来越多的西方品牌也开始推出主打春节元素的商品:瑞士名表江诗丹顿亦推出蛇盘男表,表盘幽蓝,一条锡色的蛇盘踞其上,要价13.5万美元;伦敦哈罗德鞋厂亦推出金蛇款式,标价从320美元到5700美元不等;宝格丽对此最为欢迎,本来就将蛇视为该品牌设计中经典元素的他们推出了一组蛇形饰品,包括一款蛇形的黄金镶钻手环,蛇头是一块漂亮的倒梯形红宝石,标价54000美元。下至阿迪达斯,上至劳斯莱斯,鲜有商家愿意放过这个拉拢中国消费者的机会,就连酒厂也要来凑热闹——尊尼获加今年推出了一组十二生肖蓝方威士忌,每组标价4800美元。
“农历春节是各品牌年度周期中的重要一环,”托斯滕·斯托克介绍说,他是摩立特咨询公司专职追踪中国零售业趋势的合伙人:“当然我们并不太清楚,究竟是中国人喜欢这样,还是西方人觉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放一条红龙上去,中国人会爱死它的’,但总而言之,反正这么做是有市场的。”
诚然,并非所有生肖都一样受欢迎,去年推出了龙饰座骑的劳斯莱斯就因此拒绝利用蛇来做文章。“我们必须考虑动物本身的形象,”劳斯莱斯的发言人说。然而也有大把厂商深谙顾客心理,将蛇吹捧为“小龙”,以抓住潜在的消费者。事实上,香港珠宝名商周大福就曾透露,就算是鼠、牛、猪等不太华丽的属相,在其生肖年到来之时,相关生肖饰品也都能够卖得很火热。
一位55岁的罗姓香港女士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坦承,她就是习惯每年都要买一座纯金的生肖摆件,然后放在客厅里供人观赏、把玩,因为“这就是我们每年庆祝春节的方式”。这或许能代表很多年长一辈的奢侈品购物心理。
中国男人比女人更爱买东西
除了这些一年一度大采购的长辈,热爱购买奢侈品的还有被称为“轻熟女”的单身女子。
刚刚升任赫斯特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杨玟曾是包括《嘉人》、《Elle世界时装之苑》跟《伊周》等知名时尚杂志中国版的总负责人,据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所述,这些时尚杂志的读者平均年龄为29.5岁,而且以单身女性为主。“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女,住在家里,”杨玟说,“这就意味着她们不必自己负担房租,赚的钱都落入自己口袋。她们还有父母跟祖父母辈来提供金援——事实上,总共有六个人在养她一个人。”
然而这些小公主通常也是所谓的“月光族”,她们几乎没有什么存款。她们中的许多人都热衷购买奢侈品。杨玟介绍,一个时尚杂志的典型读者每月平均收入可能在1431美元左右,然后每个季度用937美元购买名表,用982美元买包买鞋,再用1066美元买衣服,这就花掉了自己收入的70%。
但在当今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当然不是这些工薪阶层的年轻姑娘。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一期中国消费者报告指出,推动中国消费增长的是那些年度可支配收入在2万美元以上的富裕阶层,尽管他们的年收入只占中国所有劳动者年度总收入的9.1%,但年度消费比重却高达27%。而《中国奢侈品报告》则披露了那些资产千万以上的富豪生活,哪怕不算购买不动产的花费,他们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额也要达到156万元人民币,其中光是购买奢侈品就要花费35%。
这些富豪大多数是男人,这就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中一个最为奇异的现象:男人比女人还爱买东西。在美国,男包销量只占名包总销量的7%,而中国却有45%的男包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富豪们的手中,贡献出价值12亿美元的销售额。大多数人是为了炫耀,或者用流行一点的话来说,为了“晒”,以此而获得客户甚至是朋友的侧目。
有钱男人们买名包名表为自己,也为了女人。许多人为了自己的情妇一掷千金,而根据艾康尼斯公司总裁、时尚名媛曹颖惠的说法,这些富豪的情妇,事实上才是中国奢侈品与时尚工业推进的最大动力:“许多富豪不懂打扮,所以他们只会买那些大牌子,”曹颖惠介绍道,“但他们的情妇则要更加时尚,所以说,情妇才是这些设计师品牌的推动力。”
尽管中国社会普遍风气仍比较保守,但有钱人包养情妇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她们甚至可以登堂入室,以女伴的身份出席社交场合——而在那些必须要着装合宜的社交中,他们的服装通常由她决定。也就是说,虽然掏钱的人是他,但到底买什么,她才说了算。
贝恩公司的报告还点出了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中,有大约25个百分点的商品都是某种形式的礼品:送情人,送客户,还有最重要的,送领导。这也是为什么钱包、挂件跟手提包会在销量上完胜服装,因为这些东西比衣服更适合作为礼品馈赠。另外,皮质的商务名片夹也是极受欢迎的选择。
反腐令奢侈品行业悲鸣
收受奢侈品已成为中国官场常态,以致于曾发生过这样荒唐的事情:2008年,重庆沙区征地办工作人员丁某为他人修改赔偿面积,涉嫌受贿160余万落马后,还给提审的检察官上“时尚课”。当时,检察机关在其家中搜出了200多双名贵皮鞋,100多件国际大牌服饰,还有上百个紫砂壶。而在提审的时候,他也依然不改奢侈享受作风,他对女检察官说:“你是个女的,穿的鞋都没我尖。”在审问完毕后,他在临走前甚至还“教训”检察官,说“皮鞋要经常保养,买支几百块的滋润霜擦下嘛”。
正因为“送礼”是中国人购买奢侈品的重要原因,所以当新一代领导人打出“反腐”旗号,彻查国家干部内部行贿受贿、贪污腐败跟铺张浪费行为的时候,奢侈品行业也随之发出了低哑的悲鸣。去年秋天至今,正是中国政治格局大换血之时,某位著名洋奢侈品牌驻华代表哀叹销量下滑,因为“甚至没人知道该给谁送礼”。
自去年开始,逐渐有贪官在微博上落马,大多也是因为官员本人或其亲属、情妇在微博上“炫富”、“晒奢侈品”,被抓住把柄然后顺藤摸瓜。
名表行业受到的打击最严重。由于名表体积较小,而价值却可以很贵重,所以被视为是送礼佳品;在最近十年以来,没有任何工业像名表那样迎来了如此迅猛的销售量攀升。就在2011年,中国的名表销量还提升了40个百分点之多!但去年9月薄熙来事件之后,标志着中国政府反腐行动进入动真格阶段,在名表业立刻随之下挫,短短两三个月,就将2012年全年销量拉低到比前一年下滑27.5%的地步。《中国日报》引用了一位瑞士手表工业代表的说法,称反腐行动“重创名表业”。
不仅是手表。从事奢侈品业的行业代表曾推算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在中国卖出去的奢侈品中,大概有50%是要送给政府官员的礼品。比如说,一个商人可能会跟他体制内的朋友逛商场,帮他买他看中的随便什么东西;但那不够隐蔽,搞得不好很容易把他们俩都送进大牢,所以更常见的做法是把自己的信用卡附在文件里,以示“买单”之意。
所以当北京决定严惩腐败问题,奢侈品行业所面临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幸好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预估,在2020年到来之前,超过330个中国城市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就将达到2010年上海的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新兴的中产阶级将填补空缺,继续成为奢侈品的消费大户。
资料来源:《纽约》杂志、《纽约客》杂志、《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