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木卫二
《环太平洋》多次出现这样的画面:巨型机器人被投放到海湾,警觉地等待怪兽的来袭,它们的身后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陆地。与此同时,多名电影人物也有这样的台词:世界末日就要到了!除了渲染悲壮感,言外之意,他们已经是全人类最后的希望,它们的身后就是整个世界。
这当然是白日梦,而且是少年时代拯救世界的白日梦。有人戏称之,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有趣在于,《环太平洋》的视觉风格却是阴暗的。如果国内电影院还是一如既往地灯泡不灵光,那么,很多观众恐怕要迁怒于电影制作。
当黑夜降临,大雨不停冲刷,人类危机旋即到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当真是希望观众发一场关乎世界末日的大梦,就跟驾驶员准备就绪那样,从上往下,“坠入”到机甲身体和梦境当中,开始战斗。
对托罗来说,《环太平洋》也是他多年的梦想。片尾字幕感谢了很多人,尤其是致敬了特效大师雷·哈里豪森和怪兽大师本多猪四郎。托罗希望能跟大师们那样,创造出自己满意又令观众感到刺激的恐怖怪兽。而在日本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界人士来看,《环太平洋》可不是《变形金刚》系列的机器人,它第一次实现了机甲(巨型机器人)的完美真人化。众所周知,日本电影人精于想法,电影真人化方面则是心头痛。
影片更像是一部日系取向的怪兽电影,主推机器战士,它不是时下好莱坞流行的超级英雄系列大片。所以,《环太平洋》在北美的票房失利是注定的。电影完全是托罗个人的心得分享、情怀重现。这套怪兽题材没有任何的原著基础,架空了世界,又不是硬科幻。作为一种类型片,怪兽片流行的时代也已经太过遥远。富二代一次次拯救世界,全世界都在膜拜超级英雄,靠拳头打怪兽,那实在显得太宅向了,有些人甚至要觉得它低龄幼稚。
电影花了不少篇幅来讲述设定世界观,平行世界之类。只是,不少观众恐怕还要纳闷:人类科技那么发达,为何还用机器人抡拳头的方式去打怪兽。它们明明有必杀技,可以用大招,但偏偏要和怪兽近身肉搏,死伤惨重。事实上,类似问题,《环太平洋》里头数不胜数。如果你完全接受无能,那么,这部电影确实会造成蛮大的困惑——它拍摄出来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环太平洋》的终极奥义就是打怪兽,除了打还是打,往死里打。你不能奢望主人公会说出什么经典台词,同时还可以轻易猜中所有悬念。如果从该角度来讲,《环太平洋》真是一部太过老派又不新鲜的片子,有大场面却没有高科技和高概念。导演想要的就是那种硬邦邦的打斗,充满力量的身体碰撞。片中有怪兽撕咬机甲,凄绝惨烈。也有机器人还击,重拳出击过肩摔。港岛大战,机器人拿货轮当钢管,拿集装箱当砖头,照怪兽脑门上一通猛拍,后面还有速冻、火烧、带刀砍。与其说,这里面有高科技,不如说,电影更靠拳头和冷兵器。
绝对不能错过的香港保卫战,怪兽虐机甲,机甲爆怪兽。它们从上环打到中环,从海里打到天上。即便不是一个机甲迷,场面设计看着也挺过瘾,远胜《变形金刚》和《2012》之流。前期宣传里面,中国机甲赤色暴风频繁亮相。实际上,《环太平洋》的中国元素更多来自香港。对好莱坞电影来说,香港并非是一个陌生的取景地,蝙蝠侠就拜访过IFC。不过,以香港为主战场的高规格电影,《环太平洋》好像真是第一部。这座不夜城有红红绿绿的霓虹灯,经过雨水冲刷的街道,映射着更为神秘和暧昧的灯光。电影中的香港,容纳人类最后的机甲战士,还有偷偷运作的地下黑市,紧盯怪兽尸体的生意。这些离奇古怪的小细节,看上去比主线情节更为有趣。更何况,在一个炸白宫都会题材撞车的年头,对我们而言,以香港为背景的大片不是更有吸引力?
我也坚持认为,即便还是有美国拯救世界的隐约描述(或许那只是主角人物的光环),但《环太平洋》是一部“世界取向”的电影。托罗发迹于墨西哥,崛起于好莱坞。如今汲取日本电影的灵感,然后把战场搬移到了东方之珠香港,更不要说里面的机甲计划是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澳大利亚,全人类团结作战。单就这些来说,托罗不仅是死宅,更是一个博爱、无私的电影导演。他无惧于票房,而是用冒险的方式来实践着一个电影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