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南都周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罗世宏 :“金马”的变化

$
0
0

罗世宏 任教于台湾中正大学传播系,现为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常务董事。

金马奖颁奖典礼即将于本月23日在台北举行,同时也将迎来她的五十周年庆典。除了台湾电影之外,有许多来自香港和大陆的电影如《天注定》、《毒战》、《一代宗师》等入围,而且贾樟柯、章子怡、李冰冰等大陆电影人将出席本届的“金马50盛会”。

金马奖首创于1962年,从早年由政府举办,逐渐转型为民间主办,至今已成功奠定为深受两岸三地电影人重视的特殊地位。对照金马奖设立的初始形态,这样的变化实在是难能可贵。许多人都会同意,金马奖有今天的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逐渐建立起来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早年的金马奖具有相当浓厚的政治味。不说别的,“金马奖”这个名称本身就政治含义,寓意金门和马祖这两个前线战地,只是这一命名又刚好符合国外电影奖项多以“金像奖”、“金球奖”命名的习惯。早年金马奖的得奖名单在颁奖典礼前就事先公布,并且刻意选在蒋介石生日前一晚(10月30日)在中山堂颁奖,兼有向蒋介石祝寿之意。时机和地点选择的政治仪式操作,让早年的金马奖注定只能沦为政治的附庸和花瓶。

在1962年初创时,金马奖乃由台湾官方主办,民间电影团体协办,奖励对象也仅限于台湾和香港电影。1990年以后,金马奖卸下了残存的政治宣传外衣,成功转型为完全由民间电影团体主办的电影奖,也开始将包括大陆电影在内的所有华语电影纳入奖励对象,渐渐成为超越政治藩篱、电影艺术至上的电影奖。

除了独立性之外,专业性更是金马奖得以脱胎换骨的关键。评审组成兼顾多元性、艺术性与商业性,从1990年开始有长达12年的时间,年年都公开评审过程,开放媒体记者透过闭路电视观看全程。后来虽然不再全程公开评审过程,但金马奖已建立公正评审的形象。此外,主办单位实施严格的专人盯场看片机制,确保每一位评审认真看完每一部参赛电影。

另一重要的调整,是从2011年开始取消了原本保障台湾电影获奖机会的“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奖项,一方面是因为台湾电影近几年有些许复苏的迹象,另一方面是必须超越台湾电影获奖的狭隘考虑,理应公平对待每一部参赛的华语电影,也当然必须淡定面对台湾电影可能全军覆没的现实。从这个时候开始,金马奖虽然继续在台湾举办,但已蜕变成为全球华语电影的共同荣耀。

金马奖里台湾电影独憔悴的景况,去年最为明显。去年的第49届金马奖颁发了23座金马奖项,但台湾电影仅获其中3个奖项。有“立法委员”抨击此为“史上最惨”,甚至要求停办金马奖。所幸,台湾的“文化部长”龙应台不畏民粹压力,出面力挺金马奖,公开肯定金马奖的公正性和超越台湾本位主义,才是金马奖最宝贵的资产;否则,关起门来办奖,自己人颁奖给自己人,或是统统有奖,金马奖还可能会有今天的地位吗?

龙应台是对的。金马奖就该让电影的归电影,不要掺杂政治或任何非电影艺术的杂质才对。

金马奖曾经一度很“国际”,甚至曾于1989年颁发金马奖最佳外语片,例如老牌好莱坞演员威廉·赫特就曾以《意外的旅客》获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这个外语片奖项只颁了一年就取消,现在看来,取消是一个对的决定,因为金马奖只有专注于奖励全球华语片,才是它应该致力追求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金马奖终于堂堂迈入第五十届。本届由享誉国际的台湾导演李安担任评审团主席,入围影片里以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和关锦鹏监制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受瞩目,预料也将囊括最多奖项。

一部好电影除了在票房上获得肯定之外,金马奖存在的重要意义是挖掘有才华的电影人,肯定制作水平有所突破和贡献的电影艺术。张曼玉和梁朝伟现在是公认的天王天后,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座影帝影后奖项都得自于金马奖;华语电影的知名导演如杨德昌、关锦鹏、王家卫、李安等人也曾在金马奖一争高下。回首过去五十年,多少电影人和电影因为金马奖的慧眼而声名鹊起,从而历久不衰。

 

“金马50”已经成为两岸三地共有共享的年度盛事,不仅属于两岸三地追寻真善美的电影人,更属于两岸三地所有喜爱电影、并被电影感动着的人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