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出生在上海,对于广东的春节风俗并不了解,但是因为到香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媒体,所以对于香港人过春节的习俗,透过采访,上了一个速成班。
年三十之前,香港就已经很有过年气氛,因为大大小小的年宵市场开始迎客了。这些年,感觉年宵花市越来越有嘉年华的气氛,因为参与的年轻人多了。很多中学生会主动或者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凑份子,拿出几万块钱投一个摊位,进一些货,体验一下如何做生意,从选购怎样才能在几百个摊位里面脱颖而出的货品,到如何设计摊位吸引顾客,都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一些年轻人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推出一些自己设计的产品。记得有一年,维园摊位卖得最火的是红色底裤。广东人最喜欢好意头,今年的年宵市场,充满创意的货品更多,比如“特首鱼虾蟹”,也就是骰子,上面印了几个已经宣布参选以及有意参选特首的人物,设计者说,买一个,算是有份参加选特首,当然,也是借机讽刺小圈子选举。
政治人物出现在年宵市场是香港的传统,已经去世的司徒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到维园为市民写“挥春”,华叔的毛笔字功底深厚,而今年,其他政党继续发挥这个传统,也算是一种推广和传播理念的手段。
当然,年三十前还有一个既定节目,记者们会很忙,那就是特首一定会偕同夫人一起行花市。行花市,行大运,也是广东人的风俗,特首买花买糖,也是寓意香港花开富贵,香港人生活甜甜蜜蜜。今年是曾荫权最后一次以特首的身份逛花市,和他的前任董建华不同,最近几年,他会去不同的花市,用媒体的话来总结,越走越北,这次去了元朗。去年特首比较低调,逛完花市才知会媒体,结果遭到不少批评,这次提前两个小时通知,也算是有了一个交待。
说到特首,农历新年很忙,新春贺辞一定马虎不得,人情味是最重要的。去年特首的新春贺辞凸现的是家庭乐,特首夫妇一起准备新年美食,而今年就要搞搞新意思,请了几个小朋友带着兔子到礼宾府,一起向全港市民拜年。
年三十是春节的高潮,逛花市,一家人的团年饭,去烧头炷香。年初一,最热闹的则是机场。在香港,不少人习惯避年,离开香港外游。不过这些年已经和1990年代后期不同,那个时候,初一到初三,绝大多数的商铺是关门的,在外面吃顿饭,店铺写明了加收百分之三十服务费,但是这十年,春节期间的香港市面,已经和平时没有区别,因为越来越多的游客,尤其是来自内地的游客,选择春节来到香港避年。
留在香港,也有很多节目,初一到庙宇上头香,晚上看花车巡游汇演,球迷可以看贺岁杯足球赛;初二到维多利亚港看贺岁烟花汇演;初三有贺岁赛马。当然还有其他活动,比如到大埔林村许愿树参观祈福,往车公庙黄大仙祠祈福,也可以去圆玄学院拜太岁看年花,这些活动大部分会安排在初三,因为初三是“赤口”,容易吵架,所以香港人一般不会选择这一天拜年。
每年的年初二,代表新界原住民的乡议局主席,会在大批乡绅的陪同下,到车公庙诚心上香参拜及为香港运程求签。今年求得是中签,至于签文的好坏,和每年一样,各有诠释,到底信还是不信全在个人。
到了香港之后发现,原来收发红包,也就是广东人说的“利是”,和上海有很大的不同。在上海的时候,通常是长辈或者工作之后,送给小辈,而在香港,则是结了婚的人要发红包,而如果单身,不管辈分多高,年纪多大,都可以继续讨“利是”。当然,回到公司上班还有一个习俗,不管有没有结婚,身为上司,就要准备被下属讨开工“利是”。
一年一次,大家高高兴兴为的就是一个好意头,其实大家不太在乎红包里面的钱有多少,图的是一个吉利和开心。不过收“利是”在香港也要小心。前年廉政公署就检控了两名负责监督当铺的警察和他们辖区内的十一名当铺雇员,理由是分别提供和收受“利是”作为新年礼物,金额从二十元到五百元不等,总计三千港元。
其实就算是在私营公司工作,比如记者,采访期间收到“利是”,如果超过五百元,也需要向公司报告,按照公司的规定来处理。说到底,谁也不想去喝廉政公署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