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李岩
从虚火到文火
黑丝高跟,春风拂面。
礼拜一上午十点、礼拜二下午一点,于丹都准时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生地楼和教二楼。寒假过后的这个学期,她给本科生上《古诗词鉴赏》,给研究生讲《电视节目形态学》。
也有时候,她穿ONLY牛仔裤,拎橙色的爱马仕,染着暗红色的头发,拿着诺基亚E71,坐着奔驰B200。
不再有教室爆满的盛景。2006年后,于丹的课堂一度给人幻觉。那年国庆黄金周,她在央视《百家讲坛》用7天解读《论语》,随即红透中国。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够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慕名而来的旁听者迅速塞满教室的角落,交出蒙尘的心灵,寄望于丹用声音勾勒天地五行。
际遇骤变的6年,于丹被极度凝练化、符号化、风格化。在不同的判断体系中,她是无知和全知,担负嗤鄙和顶礼,扮演砒霜和蜜糖。再对她无感的中国人,也不免知道有这样一个教授,常现身人生困惑的路口,母仪天下,顾盼生姿,翘首相望,端着鸡汤。
没有人在意,7天的《百家讲坛》之前,她一字一句,给大学生教了11年古代诗词。
等“于丹热”的虚火终于褪成文火,再到北师大,于丹说,“你会知道我是什么人。”
现在,阶梯教室的两条过道上干干净净。
环绕学生的,是40盏日光灯、14盏射灯、4个悬挂于墙的音箱、8台壁扇、1台落地扇、1个投影仪、1个摄像头和1个于丹。
一些人明显困意未消。4名结伴踏进教室的女生在我左手边坐下,于丹开讲后,其中一人打开英文词典,嘴唇无声翕动;另两人埋头,做着各自的四级考试真题;剩下的一位直接趴在桌上睡觉。在她们附近,好几个同学用笔记本电脑刷起微博,再无聊时,便陆续睡去。
他们都错过了于丹对孟浩然《岁暮归南山》的赏析。
“写完这诗,孟浩然老找王维去玩儿。王维上着班,孟浩然就来了。聊着聊着呢,皇上来了。王维一想这坏了,上着班呢,办公室里却聊上天了。一害怕,就把孟浩然藏在床底下。玄宗进来,王维越想越害怕,这皇上在,我屋里还藏个人,要传出去这罪过不就更大了吗。想来想去就跟皇上说,真不好意思,孟浩然来了,就在这儿呢。皇上说哎哟,听说孟浩然挺有才名的呀,见见吧。出来,天子问他,最近写什么好诗了,念念。你说这个孟浩然,直接就把这首诗念出来了。后来唐玄宗跟他说,卿不来求仕,朕何曾弃你。我什么时候不提拔你了?结果这回坏了,从此孟浩然就真做不了官儿,直接把皇上给得罪了。”
拿故事诠释道理,于丹说,这在传播上更能抓人。从论语到庄子,从昆曲到诗词,她的讲述都一以贯之。
听她说文解字,学生们通常佐以鸡蛋饼、火腿肠、面包、豆浆、酸奶、午后红茶。上午十点的课对不少在校生来说还是太早了。
于丹不在课上点名查勤,也几乎不批评迟到,考试亦据说不难。“往往对于一个诗人的生命际遇的理解,和对于他成为这样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的解读,是需要一点阅历的。”她后来向我解释,校外万众簇拥的自己并不那么介意校内学生们的散漫。“诗就像中国茶,对孩子们来说,他们这个年龄最感兴趣的是各种饮料。等到他们长大以后也许就错过了这个机会,所以你可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去启发他,这是我特别坚持的信仰。”
她在课上告诫学生,《史记》不尽可信。“所谓‘史家之绝唱’,一吟唱故有深情,那是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司马迁要是能够秉笔直书,何来歌唱?有几个史官写完每一段后,要自己注一下‘太史公曰’?他一定要站在历史的缝隙中说话,所以什么是情感判断和历史判断,这一点,大家在做学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去思考。”
话毕,右手边与我一条过道相隔的女生,又撕开了一根火腿肠。
为一代人“向历史还债”
受北京地坛书市之邀,今年5月18日,于丹带着母亲和女儿亲赴现场,给淘书者们讲诗。
在她之前登台的,是一个不知名演员的单口相声表演。台下听众乐完,刚好再听一场于丹。
“谢谢,谢谢大家,”空气温润起来,于丹接过话筒,微笑着站在两排塑料假花中间,向各个方向致意,“谢谢大家为中国的诗情鼓掌。”
讲堂的隔壁是索尼PS3的体验区,年轻人全神贯注握着手柄,不为这边所动。
她没有坐在主办方摆好的椅子上。自从当了老师,哪怕怀孕,于丹也没有坐着讲过课。她提供了一个数字:语言信息只占一个人所传递全部信息的38%,其余的,在表情,在肢体语言,在身上的场。“我只有站着的时候,才会知道我那62%在哪。”
刚上小学的女儿已经能够判断出妈妈将要讲出哪个诗句,然后从第一个字开始,在台下和于丹同步念出。就像演唱会的死忠粉丝,仅凭前奏就熟稔地从脑中调出了第一句歌词。
于丹的母亲87岁,满头银发,戴一副范思哲墨镜,陪外孙女坐在第一排。“老爷子在的时候,”她说,“地坛书市一直都来。”
于丹交待在先,不愿谈论家人。有关“老爷子”于廉,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写过二三事。
“1945年,我15岁,考进了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创办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沪校。当时的同学年龄都比我大,有的长我十多岁,视我为小弟弟。其中出类拔萃的就有于廉、冯其庸……有一次于廉给我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劝我要收心读书,不要虚度光阴,有一句话令人至今不忘:流光容易把人抛,聪明易被聪明误。”
“1948年秋天,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于廉和冯其庸都突然悄悄‘失踪’,不知去向,直到上海解放后,才听说他俩都是地下党员,于廉还是无锡国专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当时是奉组织之命转移了。”
“上个世纪60年代,从报纸上知道冯其庸已成为崭露头角的青年红学家,出了不少著作;于廉却仍杳如黄鹤。80年代中期,我从东北调到北京工作,始与冯其庸重逢,才知道于廉也在北京,曾长期担任万里同志秘书,时下任中华书局副总经理。”
几十年后,那本让于丹创下书界诸多纪录的《于丹<论语>心得》,正由中华书局出版。
儿时的于丹颇得父亲宠爱,当年母亲跟父亲商量,何时再生一个?于廉说,有一个丫头就挺好的,就不生了吧。于丹标新立异地成为了那个年代里极其罕见的独生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出生第二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被下放到密云,母亲下放到通县,两人半个月一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在一句《论语》都没读过的时候,于丹便知道“孔老二”。她和小伙伴们一起,跳着脚在街上贴大字报,嘴里念念有词:“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
这一切于廉看在眼里。他难得回家,带于丹参加朋友聚会,小声对她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去看看那些叔叔阿姨里有几个老师?”母亲听见,叫于廉赶紧打住,“外面都批判呢你还说这些!”
母亲爱唱歌,哄于丹的时候就唱苏联歌曲,有时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时是《红莓花儿开》 。这回轮到父亲紧张:“这歌儿都不让唱了,你怎么还唱!”
类似的戏码在生活中交错上演,于丹困惑至极。家里门一关,父亲就悄悄播放京剧,余叔岩、奚啸伯,都是那个年代的“牛鬼蛇神”。于丹跟着一起听,哼哼唧唧地喜欢。“他们知识分子啊,骨子里的东西改不了。”不过后来她稍微跑偏,写出来一本《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出席今年的博鳌论坛时,好几个嘉宾直问于丹:为何偏偏是你出来说《论语》?于丹就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我生于批林批孔时代,比我大的人,他们在‘文革’之前上学,教材里的传统文化都挺完整的。比我小的人,制度改革回来,大家又可以好好看书了。唯独我们生于60长于70的那一代人,对这些最没有敬畏之心,是文化上受戕害最深的一代人。如果我来讲,我作为一个最惨时代里面的典型,我都能被文化成全,那别人的情况不都比我好么。所以,是我,我认为我有说服力啊。”
主持人梁冬在博鳌文化分论坛上问于丹,若一百年后有人为你作传,你希望题目是什么。于丹说,到那时,中国该恢复正常了,“等大家觉得这么读书只是一件个人的事,而这个人什么都不算,那就是中国的好时代。”
她认定自己只是一场意外。历史选出她来,她再为一代人“向历史还债,致歉”。
以退为进
仅仅是与于丹敲定一次采访,前后就持续了8个多月。
这期间,她的《于丹趣品人生》和《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先后出版,她在课余飞去了数不清的国内外城市出席活动。但对哪怕两个小时的面聊,她慎之又慎,只是说,先来听听课吧。
2007年,于丹做客央视《面对面》,接受王志采访。说起自己一朝成名后频频被攻击和被误解,她难掩委屈。“其实我现在是有我自己的几个底线的,就是我拒绝商业,拒绝签售,拒绝媒体。能拒绝的我都拒绝。”这一集的名称,叫“于丹:穿越喧嚣”。
大量的批判在那年年初向于丹集中袭来。有“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也有读者在签售现场发难,身穿“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的T恤向于丹示威。《批判于丹》、《解‘毒’于丹》、《当<论语>遭遇于丹》等书联袂登上擂台,矛指《于丹<论语>心得》。
至今,于丹都没有对这些攻势做出迎面反击。她以退为进,重复强调自己的角色:我毕竟只是一个传媒学的老师,我不是研究《论语》的,我的书一直叫“心得”,就是我一心所得而已,我从来不敢叫“论语通释”或者“庄子详解”,这是我做不了的事。
王志问:“有硬伤吗?你承认吗?”
于丹答:“看你怎么说了,诗无达诂,我们再纠缠细节,不符合我的风格。”
于丹蹿红,端的是以快餐工艺呈上饕餮大宴的神工。这恰如她的学历:硕士读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读大众传媒。她在《于丹趣品人生》中说茶、论酒、谈琴,“无非是在一个物质的时代里,让我们的心灵可以找到一种中国人怡情养性最零门槛的方式。”
于丹的每一天有着相同的开始:醒来,在紫砂壶里冲泡茶叶,搭配冬虫夏草。“喝早晨第一泡茶,你就觉得把阳光沏进去了。”
她对我描述今年5月在北京故宫讲古典音乐的场面。“西边是钟表馆,东边是珍宝馆,我当时就觉得,在那么多钟表滴滴答答的时间里面,光阴就这么流过去。大红宫墙斑驳了颜色,地砖里面长出了青草,但是,我们相信什么呢?”
把采访录音往回倒,我的提问是:于丹热降温了没有?
她发散的思路,连同个人印记鲜明的语言,成为反对派们在解读硬伤之外的又一诟病。
有网文调侃:“半句之内,必有手势;三句之中,必见典故;职业性的微笑很标准,眼神中的优越感瞬间将你击垮。短句,如火星语般精练,长句,似托福填空难分主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曾写道:“听于丹讲古诗词,我有难言的生理反应。那副性感的粉脸低胸,吃力得发涩的声调,宛如白开水一般倾泻而出的话语,构造了一幅滑稽粗俗的文化奶妈哺乳图。”
去年香港书展,李承鹏在《论中国作家的知行合一》的讲座中,踩着丁字步模仿于丹:“当你遇到挫折,请不要埋怨社会,你要询问自己的内心,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会寻找到完美的答案。可是当城管要拆你家房子的时候,你在内心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得找房管局啊。”
炮火中不乏神来之笔。在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福娃设计者韩美林指责于丹糟蹋国学:“我从前挺崇拜她的,但她喜欢周杰伦,这一下子绝对灭了我对她的想法。你天天讲庄子、讲孔子,你出来一个周杰伦,庄子不是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你怎么喜欢一个大喊大叫的,那是音乐吗,那是杂耍,傻小子、傻妮子在后面哇哇哇哇,说实在的要了命了。”
而与之对应,实打实的销售数据在为于丹强势撑腰。《于丹<论语>心得》至今已经卖出正版600万册,盗版超过1000万册。她的《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5月19日在西单图书大厦首发签售,48小时后,通州即出现盗版。
今年“3·15晚会”,央视力邀于丹出场未果。台里掌握的材料证明,美国苹果公司在违法销售英文电子版的于丹著作。节目组煽风点火:“你告苹果,这是多大的事!”
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也激动地找到于丹:“终于有外国人盗咱们的版了!”他此前亲口交待于丹:“只要发现外国人盗你版,你直接给我打电话。”
但于丹坚持不出声。“没辙,”她说,“我骨子里不是爱打架的人,这是我软弱的地方。”
今天天气真好《于丹趣品人生》面市之际,出版社在北京安排了一次媒体群访。一家网站的记者率先连发三问,于丹一一答完后,记者冷不丁冒出一句:“我很爱你!”
于丹见多不怪,颔首绽放笑容:“谢谢,我也爱你!”
这个场景像极了电影《饭局也疯狂》中,范伟扮演的“国学、风水学、成功学三栖大师”谭大山在新书发布会上,甫一亮相就对台下疯狂的信徒宣布:“我,爱你们!”前排的记者们难以自已,举着摄像机和话筒争相高呼:“我们也爱你!”
影片里,谭大师挂在嘴边不放的口头禅是:“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在于丹的《百家讲坛》片段中,这句话可以一字不差地找到。
婚后十几年,于丹一直蜗居在一个建筑面积47平米的小房子里,没地方放衣服,就拿绳子把自家打的衣柜往天花板上吊。老公在上面托起衣柜,于丹在下面总忍不住胳肢他。她偶尔回忆起这个画面,“那时候的苦中作乐,现在没有了,但生活需要这种积累。”
5月14日的诗词课前夜,于丹刚从四川震区探访回来。分享起几日所见,情深之处,台上的于丹和台下旁听的大姐们一起抹眼泪。“这是一个豪气不足,闲情不够的时代。”她说,大家欠着房贷和医疗费,然后想,你还让我读诗,这不矫情么?
“但反过来,假如我们真的认为诗意就是生命中的必需品,那我们的心会不会好受一点?我们之所以觉得过得辛苦,不就是我们心中可信的东西太少了么?说中国今天社会体制改革不到位,明天腐败得一塌糊涂,后天食品安全又出新的问题,觉得中国一团糟,简直烂透了。说实话,中国现在是不够好,但是它再不好,我们的日子也得往下过。而看完苦难,人就会变得坚强。”
“政府可能更喜欢于丹一些。”马千里对我说。这个国学爱好者在5年前写出《当<论语>遭遇于丹》,指出于丹是“按着自己需要的意思把《论语》肆意歪曲”。5年后,无缘谋面的他们在观念上仍未和解。“于丹学术先不说,立意就不对。这种人适合搞文艺,空洞无物的东西,她给说得花里胡哨。”
当年的“十博士”之一徐晋如则拒绝采访,他以微博私信回复:“我对继续评论她并无兴趣。”
罗珊已经在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从大一读到了研一,她在于丹经受最猛烈批评的时期入学,当时,同学中间也是两面意见都有。暂无多少学术见解的学生曾经总结,于丹每堂课开头都一样:今天天气真好!
4月的一堂电视课,于丹一走进教室就说:“大家看看窗外,真是春光明媚,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蓬勃的春天了,千万别辜负了春天。什么是辜负,这段流光实实在在从你的生命里走过去,但是你没有跟它有过关联,这就是一种辜负。我经常想起李商隐看荷花的心情,‘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我小时候一读,眼泪就涌上来了。”
5月的一堂诗词课,她开场又说:“这个时候,应该是中国北方最好的时节。”中午我陪她走出教学楼,通往食堂的路上熙熙攘攘。她说:“我特别喜欢夏天在校园里看女孩子,一个个穿得多漂亮。”
罗珊听于丹讲了5年“天气”,久了,反觉得有意义。“这种感受的东西其实很重要,但别的老师很少给你提到。我觉得5年下来,不是说在于老师的课上得到多少传媒上的知识和理性的学术研究,而是她开启了你的感受力和责任心,去发掘很多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
于丹很少向学生谈及自己对外界负面声音的看法,但她通过课堂教学,隐约表明过自己的态度。电视课上,她常夸王志、白岩松、柴静、张斌,而有些学生对央视不以为然。于丹就跟他们说,别动不动不屑一顾,要发现这些人的坚持和不易。“你不屑一顾的时候就把自己心里的一扇门关上了,你就无从了解那些优秀的人何以至此,无法让他走进你的灵魂去帮助你。”
正常是最好的标准
于丹选了离北师大东门不远的一间咖啡店,大清早接受采访。
店面很小,半数左右的桌子上放着台灯,墙上是随意取阅的书架,摆着在咖啡店通常难得一见的《论语》、《心灵鸡汤全集》、《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我们决定点一壶茶。她的目光在酒水单的最后一页上扫视。
“姑娘,”于丹转头问,“你们的‘有机绿茶’是哪儿的茶?”
两个女服务生一阵大眼瞪小眼,答:“不知道。”但很快给了补充信息,“老板买的。”
她用手臂阻止我接近吧台,执意由她买单,嘴里重复说着理由:“我是老师,我是老师。”
服务生从头到尾没有认出她来。
登上《百家讲坛》以前,于丹在电视圈内已小有名气。她有十几年的电视节目策划经验,包括《正大综艺》、《新闻调查》、《艺术人生》、《对话》。这使她的电视课比起诗词课来,富含更多的新知、实例和前沿感。
《艺术人生》草创时期,于丹和朱军结识,后来成为朋友。于丹在外面挨骂,朱军见到就安慰。“我和她说,这都正常,咱《艺术人生》刚开始的时候,那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泪流满面’,但没过几年,又变成了要舍弃那廉价煽情的眼泪,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你难道就不接受了吗?”
“可能在外人看来,于丹那段时间会特别郁闷,其实我们在一起,我没觉得她怎么着。”朱军说。
《艺术人生》一开策划会,动辄6个小时,内部人称“夜总会”。2002年,朱军初为人父,在“夜总会”间隙,他喜欢掏出自己精心装裱的儿子照片,乐滋滋地和大家聊。于丹听得不耐烦,说哥呀,怎么一大男人一天到晚老说孩子的事。朱军告诉她,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你为谁活着,知道该往哪儿奔了。
“刚认识于丹的时候,她不想要孩子的,说我才不要呢,烦死了。她觉得事业刚刚起步,工作又很忙,放不下,老说再往后拖一拖。等她有了女儿之后,那比我当年唠叨多了,很长一段时间见了我就没别的话题。我跟别人开玩笑,说于丹的孩子跟我还有点关系。”
去年全国妇产科大会,于丹受邀对满场的妇产医生演讲,好几次把自己讲哭。她的女学生大都二三十岁,心里装满工作、挣钱。书读得越多越觉得独立,一不小心年纪大了,内心又开始仓惶。“很多人跟我说一个人很好啊,有时候未必真实。”她在现场几番拜托医生们,要给大家传递正确理念,“一个女人在有孩子的时候,她的很多价值观会被修正。”
又到一年答辩时,于丹的硕士和博士中有人毕业。她帮她们找工作,也帮她们找好人家。碰上熟悉的,看着顺眼的男生,于丹直接上前推荐:“你看×××多好啊,多好啊,哎,你不害怕女博士的吧?”
于丹结婚13年才要孩子。生下女儿那天,医生通报喜讯:50厘米整,6斤2两。躺在床上的她竟然惆怅起来,跟医生说:“个子那么小啊?我挺那么大肚子,以为能生一个七八斤的大胖孩子呢。”
医生告诉她,孩子的体重身长颅围胸围,一切都在正常值。“你如果生出一个8斤的孩子,你自己现在可能就是糖尿病,然后这个孩子就有肥胖基因。超常不是好事。”
但产科外的民众不需要平常的于丹。她要么是“五毛”,这样可以骂;要么是诺亚方舟的船长,这样可以皈依。在《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的新书发布会上,出版社给媒体准备了两页现成的“采访提纲参考”,最后一问是:2012是个特殊的年份,如何让2012没有更多的忧思?
于丹说,女儿诞生那一刻,医生令她醍醐灌顶:正常是世上最好的标准,不然,你就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