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_七猫
在纽约布鲁克林商业区一幢不算太光鲜的写字楼里,穿过12层那些挂着“Kornblau&Kornblau律师事务所”牌子的办公室,你会发现一个隐蔽的小房间,那就是InsideClimate News(简称ICN)的总部。
ICN是一家小型的非营利在线新闻媒体,它到底有多小呢?这么说吧,但凡有访客去拜访创始人兼发行人大卫·塞申,他们总部的人数就翻番了。当然这并不代表说他们一共只有一个员工;事实上,他们总共有7个全职成员,不过另外6人都散落在西半球的不同城市。塞申也常常拿这事来打趣,“如果我们再招聘个在夏威夷、澳大利亚或者日本的人,那么我们就能覆盖全球了。”
他们没有新闻编辑室,所有的编辑跟记者都在不同的城市,所以在四月的第三个周一,当他们的三个记者得知自己获得了普利策奖时,他们甚至没办法聚在一起开个庆功会。是的,他们刚刚在象征新闻业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中击败了《华盛顿邮报》跟《波士顿环球报》这样的报业巨人,赢得了2013年最佳国内新闻报道奖。
追逐主流媒体不愿意做的新闻
网络媒体常被看作是快餐新闻的代名词,但ICN的取胜法宝却是专业和深度。如普利策奖委员会西格·基斯勒所说,ICN并不像《赫芬顿邮报》或ProPublica(另外两家曾获得普利策奖的在线新闻媒体)那样有名,但他们代表着大多数获奖者的共同特质,即“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执着与奉献”。
他们获奖的专题报道名为《Dilbit灾难:你从未听说过的最大原油泄漏事故》,由来自华盛顿的资深记者伊丽莎白·麦克戈万、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多的波士顿华裔女孩宋来,还有在纽约的大卫·哈塞梅尔合作撰写。他们深入探究了一起发生在2010年的原油泄漏事故,当时在密歇根卡拉玛祖河附近,加拿大公司Enbridge(ENB)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了泄漏事故,导致84.3万加仑(约合0.3万立方米)的原油泄漏,总共污染了超过40英里的河流和湿地。到现在为止,清淤工作的花费已经超过了8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代价最昂贵的陆上原油泄漏事故,而且,这个事故几乎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因而公众也对它知之甚少。
但在ENB公司的公关花招之下,ICN的三个记者开始了他们为期数月的调查。他们的第一篇报道刊于去年7月,其中不仅介绍了原油泄漏的情况,还有受污染河流沿岸居民的生活改变,他们更用大量篇幅陈述了相关责任人的失职,将所有责任方——从小镇政府工作人员到联邦检察官再到ENB公司本身——在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无知和慌乱都展现了出来。
其后,麦克戈万、宋来和哈塞梅尔又接连发表了7篇补充报道,对油管安全进行了详细论述。他们甚至亲手检验了dilbit(一种带有腐蚀性的原油)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报道增添了理性依据。他们的报道细节详实、逻辑缜密,所以,普利策奖宣布他们获奖时,也称赞他们做了一篇“严谨的报道”。
塞申最骄傲的一点是他们让全美能源相关讨论圈认识了dilbit这个词:“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词,因为这种原油成分不一样,可能会导致整个能源政策跟气候的变化。”
在这一系列的报道中,三位记者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我是这个网站里面最有经验的记者,一周出六七篇稿子没问题,但做这个报道却用了好几个月。”麦克戈万说,“而我们之所以会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条新闻很重要。”
他们坚持探索着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这个月,ICN又抓住了一条新消息:埃克森石油公司在阿肯色州的一条油管破裂,至少14.7万加仑原油在小镇街道上蔓延开来,至少22户人家因此流离失所。埃克森公司和政府在面临诘问时都百般推搪,而且对相关人员下了“封口令”。宋来在进行调查性访问时甚至一度被该公司威胁说要将她告上法庭,但她依然想办法采访到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发言人,并最终成功进入了原本不准她进入的区域进行采访。到目前为止,ICN就这个事件已经做了15条报道。
“如果是大型机构的话,他们很容易被很多个方向同时拉扯着,便没那么容易深入。”塞申说,“而我们就做一件事,就报道一个方向,五年来无一日不是如此……我们是气候跟能源方面的垂直媒体,跟主流媒体有所区别,而这种区别正在与日俱增,对我们来说,需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新闻网站,还是公益组织?
对于这样辛苦做出来的新闻,ICN也并不吝啬于与其他新闻机构分享,只要保留作者署名跟原文链接并保证不删改其事实材料,任何媒体都可以自由引用和刊登他们的新闻。这或许与塞申建立这个网站的初衷相关。是的,塞申最早想要办这个网站,就是因为觉得媒体对能源相关的关注太少了,公众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相当匮乏。
2007年,他跟斯代西·费尔德曼共同创办了SolveClimate网站。在头六个月里,塞申跟费尔德曼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如何提高网站流量上。“六个月过后,我们都累坏了,而且也感觉有点茫然,”他说,“但是我们也发现了,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来做报道,而是已有的报道都缺乏深度。”
于是在网站成立一年之后,塞申跟费尔德曼转变了方向。他们不再发表评论性文章,而是利用自己丰富的行业知识做出原创性报道。2009年,SolveClimate跟路透社开始共享信息,塞申说,那是他们的“分水岭”,2010年,麦克戈万就2010年美国中期大选中环境问题所扮演的角色做出了详尽调查,最终的调查性报道文章长达46页,这也是他们最出色的报道之一。
但塞申仍不满足,他希望报道能再深入一点,他已经有非常优秀的记者跟撰稿人,但他需要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编辑。这时候,刚好ProPublica的编辑苏珊·怀特打算离职,于是她就成为了完美的人选——就在前一年,ProPublica才获得了普利策奖,而那篇获奖文章里就有怀特协助编辑的功劳。塞申跟怀特一拍即合,2011年,怀特正式成为他们的执行编辑。
在怀特加盟的同时,SolveClimate也改名为InsideClimate News,对此,塞申解释说是因为“原来的名字经常让人误会我们是个公益倡议组织”。他们并不只有名字像是公益组织:作为一家靠捐款活下去的非营利组织,他们并不恐惧同业竞争,相反地,塞申常常为缺乏同行而感到苦恼。
去年年底,当《纽约时报》决定解散他们的环境调查组并将记者跟编辑分配到其他小组时,ICN是第一个做出报道的。尽管《纽约时报》声称他们并不会因此停止报道环境跟气候问题,但塞申依然为此感到失望。
不过,在ICN赢得普利策奖之后,不少观察家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境报道中来。ICN董事会成员、纽约大学教授丹·法金就说,普利策委员会的信息很明确,就是要用这个奖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跟那些大报纸一争高下。”目前,已经有另外两家非营利性网站(The Daily Climate和Climate Central)也投身气候新闻报道中来了。
小预算,做大事
当然,追逐主流媒体所不追逐的新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会得到太多的网站流量——他们上个月的页面浏览量只有20万次,这对一个新闻网站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对比一下吧:据《国家地理杂志》的布莱恩·克拉克透露,他几年前曾在The Daily Green(一家倡导环保和有机生活的新闻网站)工作,当时他们就拥有100万的独立用户,而且每个月的页面浏览量能达到1000万,但财政依然紧张。
不过ICN是非营利性组织,他们不必非得追求收入,而且也能专注于他们想要做的环境报道。至于他们所必须的开支,就依靠各种基金会的捐赠来提供资金来源。
他们最早的资助者是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事实上,早在2003年,塞申就得到了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资助,开始专门研究节能减排帮助公司提升利润的问题;也就是在那个过程中,他萌生了创办ICN的念头。后来,Marisia基金会跟Grantham基金会的环保部门也加入了资助者的行列。在与路透社合作之后,能源基金会也进入了他们的赞助名单,那是几个对可持续能源感兴趣的主要基金会的合伙同盟组织,是能源行业最有影响力的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而麦克戈万那份46页的长篇报道就是在能源基金会的资助下完成的。
“慈善机构其实并不喜欢赞助新媒体,他们更喜欢赞助直接对它们关心的事情提出倡议的组织。”塞申说,“但在环境问题上不一样,你必须得支持我们这种新闻媒体,因为还在做环境问题报道的人不多了。”
ICN花得也并不多。他们每年的预算中大概有4/5是员工薪金和补贴,剩下的则用来支付出差、网络服务跟其他费用,加起来一共是55万美元左右,而一般来说,一个大型新闻机构想要做同样的事情,年度花销大概是他们的10倍。“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非得那么花钱不可。我们并不经常出差,因为我们没太多钱,所以也不考虑哪些。我们只是努力地去利用现有的资源找到挖掘报道的方法。”塞申说,“我认为,小预算也是可以做出很多新闻的。”
当然,ICN也希望能够再扩张一点。他们现有7个人,另外还有个正在长期休假中的员工,不过塞申认为,要真正把工作做好,大概得有20到25个人才够:“如果真的能够按计划完成的话,我希望能在纽约有一个真正的新闻编辑室,我们需要一个‘家’。”
获得普利策奖当然会对此有所帮助。尽管1万美元奖金会分给参与报道的三个记者,不过普利策奖的价值要远远超出那1万块。有了普利策奖这张金牌名片,在资金筹集方面,他们会比现在更加顺利。另外,苏珊·怀特也认为,普利策奖能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读者。
“我认为这会成为我们的关键助力,我觉得普利策奖委员会可能也知道这一点。”塞申毫不讳言:“当然,我们获奖是因为我们做出了很出色的报道,但我认为他们也知道,对于我们这种小的初创媒体来说,能得到这项新闻界最高荣誉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改变。”
当然,一次普利策不能保证他们的模式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光靠捐赠过活不太靠谱,他们至少应该要多开源才行。但如果他们能保持长期地成长,那么这次普利策奖有可能将成为新闻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在传统媒体纷纷裁减调查记者、减少复杂费事的调查性报道时,普利策奖将荣誉颁给了像ICN这样坚持深度报道的年轻的初创在线媒体,按照怀特的说法,这就证明了“传统的新闻报道依然是很棒的,调查性新闻依然是很棒的,只不过,你现在需要找到新的方式去实现它。” 稿件来源:《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和《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