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和 财经作家。着有《逼着富人讲真话》、《启蒙时代》等。)
柳传志门徒
柳传志先生再一次将联想集团的担子全部交给杨元庆,这听上去似乎是新闻,但其实早已不新。柳传志曾经把联想集团交给过杨元庆,两年前又老骥伏枥,披挂上阵。如今的联想集团,各项指标一路走好,柳先生再一次交棒,一来表明柳先生本人这两年的强人管理,硕果累累,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至少在联想集团这一块,只有柳传志能够锁定乾坤,一统江湖;第二则是表明,经过两年多的再磨炼,杨元庆这样的企业家人才,终于成熟了,成熟到再也不用柳传志手把手带路了。
企业主动释放出来的信息,再次显示了柳传志先生的人才观。几年前,我采访柳先生,他总结自己的企业家成就,其中的一条,就是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培养了几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企业家。这样的话当然所言不虚,除了杨元庆之外,柳先生还提到了另外几个年轻的名字:刘军、陈绍鹏,其实还有才华横溢的郭为,以及跌倒重来、自信得不能再自信的孙宏斌。刘军的经历,让柳先生情感难以抑制,提起这个年轻人,媒体形容说,柳先生双眼盈泪;陈绍鹏离开联想集团,去了联想控股的农业板块;孙宏斌虽然与联想有过纠缠,但他后来在天津崛起,也是靠柳传志先生的再度提携与帮助;至于郭为,他说起柳传志,都说是一种对父亲一样的情感,没有柳先生,不可能有郭为日后的事业与视野。
可以肯定地说,当这样一连串优秀的、年轻的名字,同时都成为柳传志先生的门徒,你必须承认,柳先生带领队伍,培养后生的本领,是值得不断赞美的。试想,中国之大,有几个老一辈企业家能带出如此豪华的一支年轻企业家队伍,几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柳传志先生的名下,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大产业,每个人都在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里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每个人都志存高远,努力打造着一种具有独立品牌意义的企业梦想。
此情此景,人们还能说什么呢?我看见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是众口一词的赞美,柳先生才是中国企业的教父,他的影响力是可持续的,他的经验具备优美的中国范式。带队伍,还是带队伍。这样的陈述我们太熟悉了。我想起另外一个企业家勃兴的时代,那就是晚清的官商结合企业的发展时代。
从盛宣怀到柳传志
今天的人们依然会记得一个叫做盛宣怀的企业家,他上通朝纲,下引市场,他一辈子都在操办轮船招商局这个伟大的企业,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随处见到招商局的身影。轮船招商局起于官办,第一次改制为官商合办,后来由盛宣怀主导,再一次改制,成为一家比较标准的商办企业,也就是说,昔日的轮船招商局也曾经经历过从纯粹国有到基本私有的改革过程。这与联想的发展路径类似,联想起源于中国科学院,从投资到产业,都是标准的国有企业模式,但许多年之后,在柳传志先生的主导下,今日的联想,已经成为一家规范的、产权清晰的、国际性的、不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股份制公司,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柳传志先生更愿意说联想也是一家标准的私人企业。
联想的改制成功,是中国企业史上最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事件之一。但有人在议论,联想改制的成功,是一次小概率事件,它不可挪移,不可复制。也就是说,这样具有本质意义的企业改革历史,只有在柳传志先生的主导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历史真的具有相似性,当年轮船招商局的改制,毋庸置疑也有一个主导性条件,那就是盛宣怀的地位,盛宣怀的影响力。
更大的相似性在于,盛宣怀也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企业家,他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可以说一点都不逊于柳传志先生。熟悉历史的人们,必然记得一个杰出的企业家团队—以轮船招商局为核心,盛宣怀先后将郑观应、唐景星、徐润等一批晚清最具有企业经验的人才招至他的麾下。郑观应,曾经写过《盛世危言》,对中国的商业思考烂熟于心,他的言论深深影响过一个时代的思想。唐景星,出身于商业世家,从小就接受完整的英国式教育,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最具有国际贸易视野的杰出人才之一,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国际秩序之下的生产与贸易,可以说是胸有成竹。还有徐润,这是晚清上海滩最富有的商人,他在商业方面的技术,一时间几乎无人匹敌,他的锁定主业、适度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战略和投资战略,让他一时间富可敌国,万人仰慕。
就是这样一批难得的市场化人才,都甘愿服膺在盛宣怀的门下。原因无他,乃是盛不可多得的官场经验、商场经验,以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熟练的人际博弈能力。他可以和李鸿章推杯换盏,可以靠近慈禧太后,谨慎进言,他还可以拿到整个朝廷的漕运专运权。相比之下,郑观应、唐景星、徐润就显得太书生,太专业了,他们都搞不定复杂的官僚体系,也搞不定人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其结果就是,无论他们有多大的才华,都只能在盛宣怀的手心里腾挪。
我并不认为,今日柳传志先生的企业人才框架,完全类似于当年的轮船招商局。但以柳先生为核心的联想人才文化,的确和当年的盛宣怀,有某种同构性。这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一个有志于大发展的中国企业,必须有一个能在官场和市场两个方面同时非常老到的领袖人物存在。企业必须同时把官场文化和市场理念一起复制过来,建构起一种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方能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语境里施展身手。
毫无疑问,这样的核心人物,只能是柳传志。由此,当我们从历史出发,阅读当下,就能够发现这种“盛宣怀模式”的发展,到今天成为一种“柳传志模式”。的确,这样的模式,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之内,效果是明显的,正如柳先生自己说,他有三大贡献,其一是用本土品牌,在一个完全竞争的产业里,直接与世界一流的企业竞争,且成绩卓越。其二是改制成功,联想从此拥有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三,当然就是他带出了一批年轻人,一批优秀的、年轻的企业家。
柳传志模式的隐忧
站在柳先生的第三点上,借着历史的透视能力,我们能够看见一些问题!
其一,联想有可能形成一种柳传志式的路径依赖。当杨元庆、郭为、刘军、陈绍鹏这样的年轻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唯柳传志马首是瞻,必然要丢失属于自己的、看上去年轻的创新精神。如何评价这样的格局,从当下的市场数据来看,柳传志模式是有果效的,但从更加长远的发展来看,今天年轻的企业家队伍创新精神的部分被遮蔽,会不会影响日后联想的发展,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至少人们看到,有些场合,人们会笑谈,杨元庆有些时候几乎就是一名营销总监。至少在创新的层面,联想到今天为止,依然是一个缺乏原创精神的企业,如果说并购IBM的PC产业,让联想拥有了一种拿来主义的个人电脑技术,这使得联想在过去几年,拥有了继续与惠普、戴尔这样的公司抗衡的能力,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之内,当苹果豪迈的创新成果纷至沓来,可以肯定地说,创新,只有创新,才是联想挥之不去的软肋。
第二,联想很有可能已经将幽深的官场文化复制到自己的企业体系里。我曾经将这样的疑问说出来,请教柳传志先生。记得当时柳先生微微一笑,说自己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但了解联想的人,或者说从联想出来的人,都深深感受到联想的管理越来越像官场,比如下级逢迎上级,有些人的工作首先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是迎合企业高管。
第三则是抑制了外来人才的发挥空间。这些年联想与诸多外来高管不和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众口一词的观点是,外国职业经理人并不了解中国市场,更不了解中国文化。冷静地想,这样的说法,事实上是与联想铺天盖地的国际化路径相悖的。今天的联想,已经是一个具有深度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至少在管理理念、人才建设方面过度强调中国特色,是一种变相的封闭。
当然,种种越俎代庖式的企业分析,几乎有一些杞人忧天的架势,也不能遮蔽我对柳传志先生的尊敬。在中国做企业难上加难,这是百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醒目的风景。社会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制度的滞后,创新的艰难,以及永远也无法理清的中国人文化,导致中国企业家一直都是最艰难的一群人。柳传志先生的企业家生涯,几乎就是一个奇迹,因此,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当然愿意对联想这样的企业,保持着一种优美的期待。需要的是时间,是不断的累积,是这个国家在常识层面的艰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