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南都周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广州]满桌好意头

$
0
0

文_刘根勤(文史学者)

年夜饭,也称为“团年饭”,闽台地区称为“尾牙”,其相通之处在于总结、回顾、团聚与期待。春节前,尚未回乡的和回乡途中的人们,“舌尖”上泛起了年夜饭独有的味道;已经在家的人们,开始操办年夜饭了。

广州,一座民俗浓郁的现代都市,这里的人们,对年夜饭尤具发言权。在日益原子化的现代社会,过年和年夜饭由于其符号价值,重新焕发出巨大的吸引力。

三次嬗变

年夜饭的历史悠远难以准确回溯。但是100年来,以年夜饭为代表的广州年俗在辛亥革命后、1949年后和1978年后发生了三次较大转变。

20世纪初期,广州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心,加上西风东渐,社会文化繁荣。“有权有势住东山,有钱没势住西关,无权无势住河南”这句都市民谣,现在的广州人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官宦人家群居的东山区、富商巨贾集中的西关地带,出现了“东山少爷”和“西关小姐”两大群体,代表了时尚与身份。人们平时生活阔绰,节日更加热闹,去西关撑艇、吃西餐,扮圣诞老人,开化装舞会等。一些教会学校也组织派对、唱诗班表演、管弦。广州城内一片喜庆升平的景象,鞭炮连绵,花市欢歌。与相对闭塞的内地相比,这儿的年味明显有“会通中西”的味道,物质丰富,观念开放,方式多元。

1949年以后,广州年俗明显发生变化。1950年春,是红色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春节。由于新政权的倡导,求神拜佛被视为封建迷信,在民间,这种活动收敛了很多。拜年的形式也出现了单位组织的集体“团拜”,口彩也由“恭喜发财”改为“新年进步”、“万事胜意”之类。在后来的时间内,由于经济停滞物质匮乏,人们必须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年夜饭自然也是典型的“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即使这样,包括年夜饭在内的各种民俗还是惨淡地维系着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

1970年代初期以前出生的人应该都有体验,年夜饭是一年里最好的一顿饭,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小孩更是一直翘首期待,因为可以吃到平时没有的好饭菜,而过年吃到积食几乎是必然的结果。1980年代初期,肉、鱼、蛋、糖、奶粉种类和数量仍然有限,每年一到腊月就会形成“抢货风”。

30年来,广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枢纽的辉煌。数以百万计的民工到广州打工赚钱,久居和定居于此,华侨、港澳同胞纷纷回乡过年,使得各地区的年俗以较新的形式汇聚。同时,这里常年有人出境旅游,亲历各国风俗,渐渐地也把异域风俗融入到广州的传统中。

变化最大的还是年夜饭。以前为了准备这丰盛的晚餐,家庭主妇要忙碌一整天甚至更多时间。珠三角农村地区的大家族中,“本家”的女性聚集到一起干活很多天。传统年夜饭,鸡是必备的,广州有“无鸡不成宴”的俗话;乳猪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象征壮旺、贞洁。菜式也从传统的鸡鸭鱼肉,增加鱼虾蟹等生猛海鲜,条件好的家庭还向高档的鲍参翅肚发展,“吃最好的”成为广州人的潮流。

1990年代初到酒楼吃年夜饭开始兴起,大小酒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年夜饭,打起年夜饭“争夺战”,开始琢磨在菜式上推陈出新,更接近广州人的“意头”。平时可以三五亲友去大排档小饭店小酌,西餐厅也是常去之地,吃年夜饭则必须人丁齐全汇聚到高档的中餐尤其是粤菜酒楼。

意头第一

自古以来,粤港澳一带的饮食文化就名闻遐迩。但在古代,这里文化比较边缘,饮食文化无非体现为“敢吃”。到了明清两代这里充分开发之后,“会吃”就日益成为重点。

岭南文化是粤式美食传统的核心。这里既保留了中原古老文明的风流余韵,比如粤语,比如宗族与祠堂,同时这里重商,比起农业文明的安土重迁与稳定,商业文明显然富于开拓精神,同时要承担格外多的风险。因此这里的人们更加重视祈祷与祝愿。理解了这些,也就能理解与接收他们众多的仪式与禁忌。

中国人重视过年,广州人一样。但广州人对吃的讲究却是其他地方所难以比拟的,因此广州年夜饭无疑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高度。这一顿美食色香味是“下线”,菜品丰富食材高档做工精致价位高昂都是必须的,最重要的莫过于菜式是否具有好意头。翻开菜单,“发财就手,年年有余”、“大吉大利,金银满屋”等等诸如此类的好话都一一藏进了菜名中,鲍参翅肚,山珍海味,这时都比不上一棵生菜(谐音“生财”)的意义重大。

鱼是年夜饭中不可少的一道菜,菜单中的“素心如意东星斑”,通过东星斑通红的外形来衬托吉祥之意。鱼身上遍布形似天上星星的小小花点,寓意年年有余、福星高照。而深海东星斑这类兼具营养和美味的高档食材,本身也深受食客喜爱。除此之外,在年夜饭新春菜馔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食材还包括冬菇和生菜,冬菇形如“金钱”,寓意“满掌金钱”、“金银满屋”,而它又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因此必不可少。

以生菜这道菜式而言,冬天是它最佳的食用期。本来它是一道简单的素食小菜,但现在满世界的高糖高盐高油高蛋白,万红丛中一点绿,对追求健康的人们来说,生菜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更重要的是它的读音,具有“生财”的意头,因此成为年夜饭中备受重视的“角色”。每逢年底都是年糕和盆菜的销售旺季。年糕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春节传统美食,主要是其谐音为“年高”,寓意来年步步高升,表达中国人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年糕礼盒,带有清雅贵气之余,还带有几分岭南风情。椰汁年糕、日本冬菇、北海道瑶柱碎、特级蚝豉、糖果等作为年糕礼盒,通常用作送礼的佳品。然而和月饼一样,最经典的总是那款蛋黄白莲蓉,年糕最经典的滋味也还是红枣糕、果仁糕、萝卜糕这几款,越是传统,越受欢迎。

还有盆菜,这是广州年夜饭的一大特色。盆菜菜如其名,类似于淮扬菜系中的“杂烩”或者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大煮干丝”,讲究分量大,材料多样,无数种组合,但食材要高档很多。集各种山珍海味于一体的盆菜,寓意着“盆满钵满”,其原料包含蚝豉、美极大花虾、原粒大连元贝、美国特大鹅掌、南非网鲍、巴基斯坦花胶皇、特级辽参、日本水云海鲜发菜等,对于不少家庭而言,或许一年才能大快朵颐一次。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与身边的人对传统节日生出一些厌倦,或许有如前所述的对消费主义的抵制,还有对“春运”的恐惧,主要问题还是传统氛围的淡化,特别是“年味”的淡化。

但在物质问题相对解决了之后,情感,包括对故乡和家庭的怀念,都需要正视与满足。尤其是阅历进一步丰富后,更加能够理解与珍惜传统的核心价值。这也是常变常新的年夜饭所承载的不变的诱惑。

广州过年习俗

行花街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是广州的品牌。“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这首家喻户晓的广州民谣,描述的正是家家户户逛花街的情景。

上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广州的中心花市在桨栏路。人们在马路两旁搭架做花档,中间行人。夜市灯光明亮,如同白昼。花市高峰时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花市里红紫纷华,让人眼花缭乱。由于人潮拥挤,买了花枝花束,都要高高举起,否则就要给人挤落,空剩残枝。那时花的品种不多,工商业户多采购桃花。虽然物价较低,但花较昂贵,一枝中等桃花可售数元,中上的达一二十元。

派利市

春节派利市,这是广东春节的习惯。由于广州较早就发展了商品经济,老广州讲意头、祈求生意兴隆的心愿在广州的年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广州的红包不叫压岁钱,叫“利市”便源于此。此外,给没结婚的人派利是极具岭南特色的做法,这一习俗据说最早传自香港。

拜年

广州民谣说,“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是赤口,初四人乞米。”初三广东人都不愿意去人家家里拜年的,特别是女孩子,如果人家家里这一年遇到什么不吉利的事,人家会怪你的。“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游花地,初八八不归”,初八八不归,一般广东女孩子回娘家是初二,别的时间也可以,但是初七那天不要去,如果要去,不要在初八那天回来。

七样菜

大年初七这天早饭时,要吃由七种菜(一般芹菜、香菜、韭菜、葱、蒜为必需,另外两样可灵活掌握)制成的“七宝羹”(又称七样菜)及“薰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以前,这天一家老小则登观音山或白云山;女的去神庙参神,男的到花地赏花或拜黄大仙庙。

v

传统年画:莲年有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41

Trending Articles